北民主聯軍第3師第10旅第29團。1946年9月,29團隨10旅改編為東北民主聯軍第2縱隊第5師第14團。
挺進東北後,這支部隊保持老紅軍部隊的戰鬥作風,在掩護東總轉移、三下江南和聚殲新五軍的戰鬥中成績卓著,多次受到東總的表揚。尤其在攻克錦州的戰鬥中,14團擔任主攻再顯奇功。
1948年10月3日,東總決定第2縱隊、3縱隊、7縱隊、9縱隊和6縱隊17師25萬人攻殲錦州守敵。10月13日上午,2縱5師正式確定14團與15團擔任主攻團,並肩突破敵防線。14團接到衝擊訊號後,兩個突擊營1、3營冒著敵人的猛烈炮火發起衝擊。剛開始衝擊,團長薛劍強的大腿被彈片炸傷。副團長王扶之帶領1、2連從右路向敵衝擊,政委任茂如帶領3營從左路向敵衝擊。當3營衝到城下時,左側敵暗堡火力猛烈射擊。營命令9連2班長鄭萬福帶2班衝上去,用手榴彈將敵人火力點炸掉,保證了部隊的安全。部隊迅速衝過壕溝。5個突擊連採用架梯和搭人梯的方法登上城牆,一舉突破敵人的防卸陣地。
14團在衝破敵人防卸時,遭敵猛烈的炮火和反衝擊,但紅軍團的勇士們前仆後繼,死打硬拼,猛打猛衝。當他們突破正面西側城牆時,拐角側面射來的威脅很大,部隊傷亡劇增,但沒有阻止他們向前衝擊。東總司令員林彪和政治委員羅榮桓在帽兒山指揮所看見該團衝鋒的情景時,連連稱讚14團:“好部隊,好作風,紅軍的部隊,紅軍的作風”!
經過31個小時戰鬥,15日18時,錦州戰鬥勝利結束,全殲範漢傑集團10萬餘人。14團在這次戰鬥中殲敵3000餘人。
遼瀋戰役結束後,1948年11月1日,第14團改編為人民解放軍某軍116師347團。從此,347團番號一直沿用至今。
隨著第四野戰軍進入山海關,這支英雄團隊又連續參加了平津戰役、渡江戰役和廣西戰役,一路勢如破竹。最近熱播的電視劇《解放海南島》,真實地再現了韓先楚將軍的過人韜略。韓先楚就是這支英雄團的首任團長並長期領導這個團,他從中國的將軍縣——湖北紅安走出來,是從士兵、副班長、班長、副排長……一個臺階不拉的一直成長為上將、軍委常委。由此我們可以想象解放戰爭中的這支南下洪流,是如何秋風掃落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