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部分(3 / 4)

的精神,在生產建設中同樣爭取立大功。特別指出我們一些在戰鬥中立了功的同志,不要居功自傲,輕視生產任務,認為那是別人的事。強調幹部要起到模範帶頭作用,同戰士們一道吃大苦耐大勞。部隊投入工程後,開展了打擂比賽活動,你追我趕,爭挑重擔。當時主要是手工作業,肩扛背馱,人拉手抬,整天曬在烈日下,泡在泥水裡,勞動強度非常大。有的戰士病了,也不吭聲堅持不下工地。許多人衣服磨破了,肩膀壓腫了,累得吐了血,也不叫苦叫累。

經過三個多月艱苦緊張奮戰,高標準、高速度地完成了治理穎河任務,為當地人民做了一件大好事。這裡的老年人深有感慨地說:“國民黨派軍隊扒河,坑害人民,黨派軍隊治河,造福人民。真是天地之別呀!”治理穎河工程結束後,部隊表彰獎勵有功人員,師授予三四九團警衛連“鐵的團結”、七連“殺敵英雄挖河模範”、三機連一班“生產建設模範班”錦旗各一面。

第39集團軍116師最早的前身是陝北紅26、27軍部隊,這兩支部隊是紅軍名將劉志丹、謝子長所建立的陝北紅軍,這兩支部隊在1935年前與西北軍楊虎誠部隊進行艱苦戰鬥,以弱勝強,以少勝多取得了許多勝利,並建立了陝北根據地,為中央紅軍的到來準備了一塊諾亞方舟,1935年9月陝北紅26、27軍部隊與紅25軍成立紅15軍團1937年8月分散編入八路軍第115師344旅687、688團。1938年以陝北紅軍為底子新建689團。1940年6月後開赴蘇北,1941年1月“皖南事變”後重建新四軍,被改編為新四軍第3師10旅。1945年11月隨第3師開赴東北,1945年9月改編為東北民主聯軍第2縱隊第5師,1948年11月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9軍116師。而39軍從1935年9月成立紅15軍團直到1948年11月成立第39軍,部隊機關建制從未編散,是解放軍中唯一保留下來的紅軍軍。

從老區走出來的猛虎團

作者:劉秉義

在人民解放軍瀋陽軍區某集團軍,有一支被譽稱是“陝甘雄師”的英雄團,他就是聞名全軍的“十大猛虎團”之一的347團。

劉志丹、謝子長等建立的紅2團

這是一支從甘肅慶陽老區走出來的英雄紅軍團隊,他的創始人就是著名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劉志丹、謝子長等人。

1930年10月,劉志丹在合水發動“太白起義”,打響了黨在甘肅的革命武裝反抗國民黨的第一槍。1931年9月,劉志丹建立了南梁游擊隊,親任總指揮、中共隊委會書記。1931年10月,陝北游擊隊來到陝甘邊區,同南梁游擊隊會合,不久成立中國工農紅軍陝甘游擊隊,正式打出革命紅旗。陝甘游擊隊經過一年的艱苦轉戰,根據中共中央和陝西省委的指示,於1932年年底正式改編為紅26軍第2團,團長王世泰,政委杜衡兼,這便是347團最早的根基。

紅26軍第2團成立後,在黨的領導下,積極開展游擊戰爭,開闢以照金為中心的革命根據地,把陝甘邊區的革命鬥爭推進到一個新的階段。但由於26軍黨的領導人杜衡執行“左”傾冒險主義路線,強令紅2團南下,遭到殘重失敗。但是,陝甘邊區黨組織不畏艱險,重振旗鼓,在極端困難的條件儲存了革命力量,重建26軍,成立紅42師,先後組建了紅3團、騎兵團、紅1團,改編了西北抗日義勇軍,重建了紅2團,使陝甘邊區工農紅軍走上健康發展的道路。

重建的紅2團是由活動於慶陽、合水一帶的第2路游擊隊一部組成的,下轄2個步兵連隊,1934年10月10日成立於南梁閻家窪子。蘭州軍區空軍原司令員劉懋功將軍回憶說:“第一連主要成員為慶陽游擊隊老底子,當時挑選了60多人,包括我在內,又從安寨游擊隊調來20多人合併為紅2團一連;第二連是保安游擊隊和合水游擊隊各選調部分精幹組成”,“團長劉景範,政委胡彥英,參謀長王生榮”。這是347團的前身。

平型關戰鬥恢復了原來的建制

紅2團恢復後,接連打勝仗,參加了粉粹國民黨對陝甘邊和陝北革命根據地的第二次圍剿的鬥爭。1935年9月,紅25軍到陝北成立15軍團時,紅26軍42師改為78師,紅2團改編為234團,成為中央主力紅軍。“七、七”事變後,紅15軍團編為八路軍115師344旅,78師分別編入687團、688團各第二營。687團二營是紅2團的老底子,成份是清一色的西北紅軍,在平型關戰鬥時,與日軍短兵相接,展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