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這淮南賑災一事已經完結了,不過四皇子還留在淮南,這恐怕有些不妥吧,雖然此時災情已經基本上是完結了,但是還是有不少的災民流離失所的,這人多事雜,要是四皇子受到什麼傷害就不好了,特別是四皇子最近的動作實在是太大了,我們都擔心那些官員的臨死反撲,要知道他們在那裡經營多年,四皇子還年幼,恐怕不是那些人的對手啊,即便現在抓住了這些人,但是誰知道對方會不會有什麼後招,臣等覺得,這一次的官場貪汙案件,可以另外派去一個欽差大臣來審理,四皇子身份尊貴,還是先回京都來比較安全。”幾個大臣說道。
其實他們也知道,直接的說四皇子的壞話,或者是讓皇上下令制止四皇子是行不通的,但是他們可以換一個思路,為了四皇子好,那麼就很容易成功了,而且四皇子已經差不多把一些罪行嚴重的抓了起來了,那麼等四皇子被調回來,這件事情就可以收尾了,雖然還是有一些損失,但是還是可以在接受的範圍之內,至於接下來派去的是誰,都沒有關係,只要不是四皇子,他們都有辦法將這件事的影響就控制在現在的範圍內。
他們可搞不定四皇子,誰都知道四皇子鐵面無私,對誰都是一視同仁的,要是他們去求情的話,四皇子多半也是不會同意的,因此他們想到的釜底抽薪的辦法,就是把四皇子召喚回來,回到了京都了,四皇子就對淮南的事情插不了手了,之前因為皇帝的命令,他們對於四皇子的插手沒有什麼辦法,但是如果四皇子回來了,情況就不一樣了,雖然四皇子還是皇子,還是可以向皇上進言,但是也比四皇子在淮南好很多了。
只要四皇子不在淮南,他們有一百種法子,把這件事情圓過去。
皇上原本是知道這些大臣來的目的的,因為決定支援四皇子,因此皇上其實是不想見這些大臣的,這些臣子雖然還算是忠心,但是其實每一個人都是有自己的小心思的,皇上也不是那種天真的人,不可能所有的人都是忠心耿耿,自己的一切都能奉獻給上位者的,因此皇上很多時候都是無視這些大臣的一些事情的。
但是呢,皇上最後還是決定見他們一面,免得他們再來煩自己,這些大臣聽到皇上願意接見他們的時候也是鬆了一口氣的,既然皇上願意接見他們,就說明皇上也不是很贊同四皇子的做法的,要是皇上也是贊同的,肯定不會見他們的,只要見到了皇上,就有機會了,這才有了他們的一番進言。
原本皇上不是很在意的態度,在聽了他們的進言之後,發現,果然其中還是有很大的風險的,自己雖然派了人去保護四皇子的,但是萬一那些官員真的狗急跳牆,傷到四皇子就不好了。當然皇上對於這些官員,更加的惱怒了,這些大臣也沒有想到,原本是想要讓四皇子回來的藉口,一下子觸到了皇上的逆鱗了,因此皇上雖然是傳旨讓四皇子回來了,但是接下來的發展就完全的出乎幾個大臣的意料了。
“嗯,你們說的很有道理,是朕有些疏忽了,朕會立刻傳旨讓四皇子回京,不過這些官員,不僅僅是貪汙受賄,現在居然還要想要傷害四皇子,罪加一等,就是誅九族也不為過,朕倒要看看,這些人是怎樣的厲害,還能翻了天不成,傳朕的旨意,召集淮南駐兵對這些官員進行抓捕的圍剿,敢違抗者殺無赦,朕倒要看看,在朕的江山裡面,這些官員是怎樣的囂張。”皇上說道。
皇上的話一出來,幾人就感覺不對了,怎麼和他們想的不一樣啊,不應該是召集了四皇子回來,然後再派人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嗎?為什麼現在感覺事情更加嚴重了呢?居然要派兵圍剿了,雖然之前四皇子也著急了幾隊兵馬,但是那也只是威懾而已,現在看來皇上要動真格的了,他們此時真的想要扇自己一耳光,他們真的是聰明真被聰明誤,說什麼四皇子被威脅啊,這不是讓皇上憤怒嗎,那麼那些官員還會有什麼好下場。
要是在給他們一次機會的話,就算他們不來見皇上也不該這樣說啊,之前是沒有想到這一點,沒想到皇上對四皇子那麼的重視,早知道如此,他們就不該來皇宮的,現在說什麼都晚了,難道還能和皇上說,剛才他們是開玩笑的,四皇子十分的安全,給那些官員十個狗膽都不敢傷害四皇子?
這樣立刻打臉的話,他們可說不出口,而且他們名對的可是皇上,現在明顯皇上就很生氣了,要是他們再這樣說,無疑是火上澆油,那麼倒黴的就是他們了。心中嘆了一口氣,不是他們不努力,而是實在是沒有辦法啊,淮南的那些官員會如何,就看他們的造化了。
皇上的命令傳下去之後,更是掀起了更大的震動,皇上這是力挺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