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太后以為只要自己開口,葉知秋只有感恩戴德、無條件遵從的份兒,沒想到她膽敢拒絕。一張臉頓時多雲轉陰,目光冷沉地看著她,“怎麼,哀家親自教導還委屈了你不成?”
“太后娘娘誤會民女的意思了。”葉知秋語調愈發恭敬,“民女雖然愚鈍,可也明白,太后娘娘親自教導,是給了民女天大的臉面,理應謹遵懿旨,虔心受教才對。
只是入京之前,民女曾遇見一位化緣的僧人。民女出於敬佛之心,贈了他些銀兩,誰知那僧人盯著民女看了半晌,又是搖頭又是嘆氣。
民女不明白他是什麼意思,再三追問,那僧人卻不肯直言相告,只在臨走之際在地上寫了幾句話:陡貴千里草,風雨葉枯黃,水火易消福,金木難呈祥。”
梁太后面容微動,“這幾句話作何解釋?”
“民女起初也不明白,只當那僧人故弄玄虛。可剛到京城就病了一場,想起僧人留下的話,便有些懷疑是印證了‘風雨葉枯黃’那一句。”
說完這話,半晌沒有聽到梁太后開腔。感覺時機到了,便直起上身,鄭重地磕了一個頭,“民女才疏學淺,不知道那僧人字字句句指的都是什麼。不過太后娘娘素來喜愛草木,姓字之中又含有‘木’字……
民女實在不敢冒險!
民女不過是一介村姑,怎樣都無所謂。可太后娘娘是千金貴體,若有個三長兩短,民女就是萬死也難辭其咎,還請太后娘娘體諒民女一片赤誠之心。”
寧妃撇了撇嘴,“誰知那話是不是你為搪塞太后娘娘,隨口編出來的?”
葉知秋靜靜地伏在地上。絲毫沒有辯解的意思。
懷疑她隨口亂編的肯定不止寧妃一個,只怕梁太后也是如此。可懷疑又能怎麼樣?千里迢迢的,她們是不會浪費精力去求證的。
後宮的女人哪一個手上沒有沾過血?壞事做多了。對因果報應一說畏懼得很,就十分迷信僧道之言。在無法求證的情況下。她們都是奉行“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
如她所料,梁太后內心掙扎了半晌,終歸不敢拿自己的性命開玩笑,沉了臉色道:“哀家本也不願多管閒事,不過是為了維護皇家的體統和臉面罷了。
既然你擔心那僧人預言成真,哀家也不好強求於你。免得你在哀家身邊戰戰兢兢,惶惶不安,不知情的還當哀家如何苛待你了。
行了。你也別跪著了,起來吧。”
“謝太后娘娘。”葉知秋恭聲謝恩,起身慢慢後退兩步,在繡墩上端正地坐了下來。
梁太后原打算把她扣在身邊,借教導的名義好好整治她。卻因顧忌僧人的預言,不得不讓步,越想越不甘心。瞟見輕手輕腳幫自己替換熱茶的宮女,便又有了計較。
“雖然哀家不能親自教導你,但是規矩該學還是要學的。”
說著將那宮女叫到跟前,“絡兒是哀家身邊最得用的宮女之一。從十歲就跟在哀家身邊,如今也有七八年了。心靈手巧,又乖順懂事。最是規矩不過的孩子。
以後就讓她跟著你吧,有她在你身邊幫襯著,哀家也放心。”
絡兒在宮中耳濡目染,豈會不知梁太后讓她跟著葉知秋辦事的真正用意?
她這樣的身份,若能一直得到太后的重用,將來還有可能指給一些官宦人家的庶子,或是稍有功名戰績的文人武將;若是主子不給指婚,只能等到二十五歲出宮,自己尋摸人家。
若是倒黴失了寵。被貶成粗使宮女,莫說配人家。就是出宮都不能了。要麼累死餓死病死被人打死,要麼默默無聞地做一輩子粗活兒。
雪親王她是見過的。雖然冷厲得有些不近人情,可身形偉岸,容貌英俊,又是皇上最寵愛的兒子。如果能嫁他做妾,一輩子吃穿不愁,當真是出頭了。
如是盤算著,便抑制不住芳心亂跳,臉頰飛上兩朵紅雲。轉身面向葉知秋,深深一福,“絡兒見過葉姑娘。”
葉知秋含笑打量著絡兒,只見這小宮女跟阿福差不多的年紀,一身水綠宮裝,襯得膚色賽雪。唇紅齒白,眉眼彎彎,一張芙蓉面透著掩飾不住的喜色。
太后的得力助手,打不得罵不得,也指使不得,連說句重話都不行,否則就是不給太后臉面;又生得花容月貌,更得了太后的支援和默許,時時刻刻算計著,準備爬上她老公的床。
除非她腦袋被一百頭驢踢了,才會傻到把這樣一顆燙手的山芋放在身邊。不是“親自教導”,就是送小三,這位梁太后真是沒有創新精神。
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