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蛤文蛤。葉,味鹹,無毒。主大風,
乳汁不出,產難,強陰氣,久服輕身。五月採。實,味甘,無毒。主風痺、消渴,益腎氣,
強陰,補不足,除邪溼。久服面生光,令人無子。九月採。
汝南郡屬豫州。今近道亦有,不堪用。惟用漢中、南鄭、青弋,形大而長,尾間必有兩
歧為好。此物易朽蠹,常須
密藏之。葉狹長,叢生諸淺水中。《仙經》服食斷谷皆用之。亦云身輕,能步行水上。
〔謹案〕
今汝南不復採用,惟以涇
州、華州者為善也。
卷第六
薯蕷
內容:味甘,溫、平,無毒。主傷中,補虛羸,除寒熱邪氣,補中,益氣力,長肌肉。主頭面
遊風、風頭眼眩,下氣,止
腰痛,補虛勞羸瘦,充五臟,除煩熱,強陰。久服耳目聰明,輕身
秦楚名玉延,鄭越名土薯。
生嵩高山谷。二月、八月採根,曝幹。
紫芝為之使,惡甘遂。今近道處處有,東山、南江皆多掘取食之以充糧。南康間最大而
美,服食亦用之。
〔謹案〕薯
蕷,曬乾搗細,篩為粉,食之大美,且愈疾而補。此有兩種∶一者白而且佳;一者青黑,味
亦不美。蜀道者尤良。
卷第六
菊花
內容:味苦、甘,平,無毒。主風頭眩、腫痛,目欲脫,淚出,面板死肌,惡風,溼痺。療腰
痛去來陶陶,除胸中煩熱,
安腸胃,利五脈,調四肢。久服利血氣,輕身,耐老,延年。一名節華,一名甘精,一名女
節,一名女華,一名女莖,
一名更生,一名周盈,一名傅延年,一名陰成。生雍州川澤及田野。正月採根,三月採葉,
五月採莖,九月採花,十一
月採實,皆陰乾。
術、枸杞根、桑根白皮為之使。菊有兩種∶一種莖紫氣香而味甘,葉可作羹食者,為真;
一
味苦不堪食者,名苦薏,非真。其華正相似,唯以甘苦別之爾。南陽酈縣最多,今近道處處
有,取種之便得。又有白菊,
莖葉都相似,唯花白,五月取。亦主風眩,能令頭不白。《仙經》以菊為妙用,但難多得,
宜常服之爾。
卷第六
甘草
內容:味甘,平,無毒。主五臟六腑寒熱邪氣,堅筋骨,長肌肉,倍力,金瘡腫,解毒,溫中
下氣,煩滿短氣,傷髒咳嗽,
止渴,通經脈,利血氣,解百藥毒,為九土之精,安和七十二種石,一千二百種草。久服輕
身延年。一名密甘、一名美
草、一名蜜草、一名 草。生河西川穀積沙山及上郡。二月、八月除日採根,曝幹,十日成。
術、乾漆、苦參為之使,惡遠志,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四物。河西、上郡不復通
市。今出蜀漢中,悉從汶山
諸夷中來。赤皮、斷理,看之堅實者,是抱罕草,最佳。抱罕,羌地名。亦有火炙幹者,理
多虛疏。又有如鯉魚腸者,
被刀破,不復好。青州間亦有,不如。又
經方少不用者,猶如香中
有沉香也。國老即帝師之稱,雖非君,為君所宗,是以能安和草石而解諸毒也。
卷第六
人參
內容:味甘,微寒、微溫,無毒。主補五臟,安精神,定魂魄,止驚悸,除邪氣,明目,開心,
益
鼓痛,胸脅逆滿,霍亂吐逆,調中,止消渴,通血脈,破堅積,令
人不忘。久服輕身延年。一名人銜,一名鬼蓋,一名神草,一名人微,一名土精,一名血參
。如人形者有神。生上黨山谷及遼東。二月、四月、八月上旬採根,竹刀刮,曝幹,無令見
風。
茯苓為之使,惡溲疏,反藜蘆。上黨郡在冀州西南。今魏國所獻即是,形長而黃,狀如
防風,多潤實而甘。俗用不
入服乃重百濟者,形細而堅白,氣味薄
及百濟。百濟今臣屬高麗,
高麗所獻
易蛀 。唯內器中密封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