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下十二病,除氣癃,明耳目。久服耐寒暑,不飢渴,不老神仙,輕身長年。人臨死服五斤
,死三年色不變。一名玉札。生藍田山谷,採無時。
畏款冬花。藍田在長安東南,舊出美玉,此當是玉之精華,白者質色明澈,可消之為水,
故名玉泉。今人無復的識
者,惟通呼為玉爾。張華又云,服玉用藍田穀玉白色者;此物平常服之,則應神仙,有人臨
死服五斤,死經三年,其色
不變。古來發冢見屍如生者,其身腹內外,無不大有金玉。漢制王公葬,皆用珠襦玉匣,是
使不朽故也。煉服之法,亦
應依《仙經》
服玉法,水屑隨宜,雖曰性平,而服玉者亦多乃發熱如寒食散狀。金玉既天地重寶,不比餘
石,若未深解節度,勿輕用之。
〔謹案〕玉泉者,玉之泉液也,以仙室玉池中者為上,其以
法化為玉漿者,功劣於自然液也!
卷第三
玉屑
內容:味甘,平,無毒。主除胃中熱、喘息、煩滿,止渴,屑如麻豆服之。久服輕身長年。
生藍田,採無時。
惡鹿角。此雲玉屑,亦是以玉為屑,非應別一種物也,《仙經》服谷玉,有搗如米粒,
乃以苦酒輩,消令如泥,亦有
合為漿者。凡服玉,皆不得用已成器物,及冢中玉璞也。好玉出藍田,及南陽徐善亭部界中,
日南、盧容水中,外國於
闐、疏勒諸處皆善。《仙方》名玉為玄真,潔白如豬膏,叩之鳴者,是真也。其比類甚多相
似,宜精別之。所以燕石入笥,
卞氏長號也。
〔謹案〕餌玉,當以消作水者為佳。屑如麻豆服之,取其精潤臟腑,滓穢當完
出也。
又為粉服之者,即使人淋壅。屑如麻豆,其義殊深。
卷第三
丹砂
內容:味甘,微寒,無毒。主身體五臟百病,養精神,安魂魄,益氣,明目,通血脈,止煩
滿,消渴,益精神,悅澤人面,殺精魅邪惡鬼,除中惡、腹痛、毒瓦斯、疥 、諸瘡。久服通
神明不老,輕身神仙。能化為汞,作末名真朱,光色如雲母,可析者良。生符陵山谷,採無
時。
惡磁石,畏鹹水。案此化為汞及名真朱者,即是今硃砂也。俗醫皆別取武都仇池雄黃夾
雌黃
往俱用,此為謬矣。符陵是涪州,接巴郡南,今無復採者。乃出武陵、四川諸蠻夷中,皆通
屬巴地,故謂之巴沙。《仙經》
亦用越沙,即出廣州臨漳者,此二處並好,惟須光明瑩澈為佳。如雲母片者,謂雲母砂。如
樗蒲子,紫石英形者,謂馬
齒沙,
亦好。如大小豆及大塊圓滑者,謂豆沙。
細末碎者,謂末沙。此二種粗,不入藥用,但可畫用爾。採沙皆鑿坎入數丈許。雖同出
一
井,勝火井也。煉餌之法,備載《仙方》,最為長生之寶。
〔謹案〕丹砂大略二種,有土沙、石沙。其土沙,復有塊沙、末沙,體並重而色黃黑,
不任畫用,療瘡疥亦好,但不入心腹之藥
爾,然可燒之,出水銀乃多。其石沙便有十數種,最上者光明沙,雲一顆別生一石龕內,大
者如雞卵,小者如棗慄,形
似芙蓉
或出水內,形塊大者如拇
指,小者如杏仁,光明無雜,名馬牙沙,一名無重沙,入藥及畫俱善,俗間亦少有之。其有
磨嵯、新井、別井、水井、
火井、芙蓉、石末、石堆、豆末等沙,形類
別有越沙,大者如拳,小
者如雞鵝卵,形雖大,其雜土石不如細明淨者。經言末之名真朱,謬矣。豈有一物而以全、
末為殊名者也。
卷第三
空青
內容:味甘、酸,寒、大寒,無毒。主青盲、耳聾,明目,利九竅,通血脈,養精神,益肝氣
,療目赤痛,去膚翳,止淚出,利水道,下乳汁,通關節,破堅積。久服輕身延年不老,
令人不忘,志高、神仙。能化銅、鐵、鉛、錫作金。生益州山谷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