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2 / 4)

小說:強國之鑑 作者:雙曲線

48;核彈頭是6000對9200。在常規武器方面,蘇聯擁有明顯的數量優勢。1981年,蘇美的軍隊成員分別是370萬人和200萬人;坦克是4�8萬輛和1�1萬輛;戰鬥機是4885架和3988架;潛艇是370艘和121艘。

勃列日涅夫一方面提倡緩和冷戰形勢,同美國簽訂限制戰略武器的協定;另一方面又憑藉其日益增長的軍事實力大肆推行霸權主義,主動與美國進行爭奪和對抗。1968年蘇聯軍隊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在中國邊境陳兵百萬,並不斷挑起蘇中邊界衝突事件。20世紀70年代末,在越南金蘭灣建軍事基地,把太平洋艦隊的立足點向南推進2000多海里,威脅太平洋到印度洋的通道。1978年,北、南葉門發生政變,蘇聯乘機滲入,控制該國。1979年更直接派兵入侵阿富汗。在非洲,蘇聯透過古巴武裝干涉安哥拉;乘衣索比亞與索馬利亞發生爭端之機,把軍事力量開進非洲之角;向10多個非洲國家派遣軍事人員。1977年,蘇聯的國土面積達到2240萬平方公里,人口2�6億,成為與美國進行全球爭霸的超級軍事大國。

勃列日涅夫執政時期,蘇聯在國際舞臺上的霸權地位達到巔峰。但內在的矛盾和危機也積累到了隨時可能爆發的危險程度。

首先,它的大國沙文主義和霸權主義行徑遭到各國的譴責和反對,受到美國和中國的抗衡,蘇聯陷入空前孤立和困難的境地。超級核大國陷入阿富汗戰爭的泥沼中,無法自拔。

其次,蘇聯的強國地位沒有足夠的國力支援。蘇聯的生產總值大大低於美國。據蘇聯官方統計,蘇聯1975年的國民收入為美國的67 %;而據美國國務院的計算,僅為53 %。不僅如此,蘇聯的科技生產水平除少數軍工產品外,同西方的差距不斷拉大:計算機、生物工程、合成材料、石化工業等新興部門大約落後於歐美10—15年,勞動生產率不及美國的一半。但蘇聯沒有全力發展經濟,縮小同美國的差距,卻把大量的人力物力資源投入到國防建設。據英國倫敦戰略研究所估計,蘇聯的國防開支1955年是324億美元,1970年大約增加一倍,達到539億美元,1979年又增加近兩倍,高達1480億美元。蘇聯軍費開支約佔國民生產總值的16 %,而美國只佔6 %。龐大的軍事開支給蘇聯造成難以承受的負擔,繼續加強同美國爭霸更是日益力不從心。

1983年,美國總統里根提出“星球大戰”計劃,準備用數千億美元在高空佈置多層次、多手段的反彈道導彈系統,企圖憑藉自己的科技和經濟優勢壓倒蘇聯。在里根“星球大戰”的挑戰面前,蘇聯既不能退卻,又無力接受,處境十分尷尬。空前的強大一下變為空前的無力。

txt小說上傳分享

五、日益力不從心,終頃刻解體(3)

戈爾巴喬夫上臺後,試圖透過改革重振國威,沒有成功,反而使蘇聯的國際地位不斷下降。強國的光環一天天在暗淡退色,再也無法掩飾長期積累下來的矛盾。人們感到灰心喪氣,對領導失去信任,對現行體制和政策更是不滿和失望。國家陷於動盪混亂之中。

1991年8月29日,最高蘇維埃非常透過決議,停止共產黨在蘇聯全境的活動。12月7日,俄羅斯總統葉利欽、烏克蘭總統克拉夫丘克和白俄羅斯最高蘇維埃主席舒什克維奇在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郊區的別洛韋日會晤。12月8日,簽署了《關於建立獨立國家聯合體的協議》,宣佈蘇聯作為國際法主體和地緣政治實體不復存在。12月21日,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哈薩克、吉爾吉斯、塔吉克、土庫曼、烏茲別克、亞塞拜然、亞美尼亞和摩爾多瓦11國首腦在哈薩克首都阿拉木圖會晤,簽署了6個檔案,宣佈蘇聯停止存在,建立獨立國家聯合體。12月24日,喬治亞宣佈申請加入獨聯體。對這一驚人突變,蘇###員和普通群眾都冷漠對待,沒有采取任何重大抵制行動。

1991年12月25日晚,戈爾巴喬夫在克里姆林宮接待廳發表電視講話,宣佈辭去蘇聯總統職務。隨後,在克里姆林宮上空飄揚了70多年的蘇聯國旗降了下來,取而代之的是沙皇俄國的白藍紅三色國旗。12月26日,蘇聯最高蘇維埃召開了最後一次會議,透過宣言,從法律上宣佈蘇聯停止存在。就這樣,一個要領導全世界走上新途的蘇聯,半路夭折了。一個貌似強大、實則根基不牢的大國,在一次不大的風浪中解體了。一個擁有能夠毀滅全人類的核武器的超級大國,未經嚴重較量就從地圖上消失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