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時間。
作為皇藝頂級進修班展示音樂作品的舞臺,即便場地不大,但視聽配置毫無疑問的頂級,最大程度將進修生作品的優點展現。
開場曲《燦爛》。
琴音奏響,管樂呼應,盛大華麗的管絃元素,如春風劃過冰雪,迎接越過地平線的金光,感受生命的脈動。憧憬又帶著敬畏的心,注視著那扇正在開啟的金色大門,迎接一片新的世界。
很明亮大氣的開場,讓人精神一震,將剛才的疲憊和煩躁就拋之腦後。評委席眾人原本嚴肅的面容都為之一鬆,相視一眼,露出滿意的微笑。
但也僅僅只是滿意而已。
這放在其他學生身上可能屬於“高水平發揮”,但放在方召身上,就只屬於正常範疇。研究過方召作品的人,對於這開場並沒有什麼意外,再加上莫琅的指導,達不到這種水平才是意外。
打擊樂與受絃樂激發的管樂,遼闊中的悠揚,似是從迷茫到醒悟,舉目遠眺,看見綠意萌發,斷木出新枝;看見高山雄偉,高原廣闊,以及天際線繁華的城市風光。
匆忙的聲音過耳,如晨曦下孩童向著光奔跑,遇見熙熙攘攘的人群。
世界很大,天高地迥。
閉眼沉醉,希望與幻想交織著,像是勝利開啟的聲音,自遠方傳來。
有人在歡呼雀躍,站在萬丈光芒之下,仰望天空,看見未來的宏偉。
心彷彿被一股磅礴的力量托起,翱翔天際,青山不礙白雲飛,將千巖萬壑踩在腳下,去超越極限,去追尋所認定的燦爛輝煌!
你,看見星辰大海了嗎?
……
開場這一曲,出身馬洲評委感觸最深,每個音符的悅動都會令他產生共鳴。他能聽出生命的湧動,希望在噴搏,生命怒放。
暢快!
豪爽!
盎然的生機,澎湃的情感,身體所有細胞都似乎感受到了被支撐起來的愉悅,不自覺中,已有微笑盪漾開來。
待一曲結束,評委們也小聲交流起來。
“大膽,巧妙,嫻熟的技法,這小子功底不俗啊。”
“很強烈的向上的力量感,正向的能量,活力滿滿,年輕人的這股勁頭不錯!”
“世界之大,隨心飛馳,聽的時候有種雲層都變得金碧輝煌的感覺。”
華麗!
並非華而不實,而是一種高層次的精神境界!
一名評委說著,朝莫琅比了個拇指。
莫琅矜持地、淡淡地微笑點了點頭,一副“還湊合”的樣子。
出身馬洲的那名評委亦是滿意非常,再看看創作背景,面上笑意更濃,“果然啊,有我們馬洲元素!”
坐在後座的卡特教授精神一振,方召的馬洲之行就是他安排的,這個話題他能接!
只是,還沒等卡特出聲,莫琅就說道:“對,當時他跟團隊去馬洲之後,就寫了《燦爛》的初稿……”
卡特教授將欲出口的話又憋了回去,坐直身體,假裝什麼都沒發生。
評委們經過短暫交流之後,各自在手中的評分板上打分,寫評語。每一曲之間的空隙時間,就是給評委們討論評分的。結業音樂會與尋常的個人音樂會不同,它帶有學術交流與公開評審性質。
聽眾席,睡著的薩羅被剛才的開場曲給刺激醒了,坐在那兒愣神,面上還帶著些許迷茫。
褚波抱著學習的心態記錄完自己的感想,扭頭見薩羅這樣,問:“咋了?”
薩羅使勁抹了把臉,“我做了個夢,夢到我跑著跑著,飛起來了。”
褚波直樂。別說,薩羅還是有點藝術細胞的。
等薩羅徹底回過神的時候,評委席那邊針對第一首的評分完畢,第二首開始。
《生命的迴歸》。
方召結業音樂會主題是“星辰大海”,第一曲只不過是序幕,而第二曲,寫的真就是海。是方召去卡若爾群島參加影視節活動期間創作。
在這一曲裡面,方召加入了電子音色。
交響與電子的完美結合,從乾燥到潮溼,觸碰到飛濺的浪花。
陸地的身邊,是海洋。
奇異活潑的電子音,如鳴環佩,歡快靈動。
水流之下,絢麗的色彩層層疊疊,在海中暢遊。
自然的律動。
向下。
活潑的,深沉的,平和的,神秘的,穿梭其中。
似是無數根顫動的琴絃奏出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