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就知道萬曆還是有些偏向於楊震的,即便當著張居正的面他不好明著做什麼。三司會審,必然會將事態搞得進一步惡化,和脫離自己的控制,這是馮保最不希望看到。
所以接下來他首先想到的,就是儘自己所能地對這三大衙門施加影響,以使他們能站在自己這邊,幫著自己說話了。
所以在訊息傳出後不久,東廠以及馮保的心腹們就立刻行動了起來,將馮保的親筆信,送到了刑部尚書劉應節(這位和劉應箕木有關係)、都察院左都御史陳炌,以及大理寺左少卿劉思問的手上。同時,幾筆數量不菲的銀子也送到了這幾位大人手底下官員的手裡,雖然同樣沒有留下什麼明確的要求,但其中一切盡在不言中。
雖然這封信裡只和幾位大人攀了下交情,做出了一些同僚之間應有的問候,但這其中包含的意思卻已很清楚了。這分明就是馮保要幾位大人高抬貴手,幫自己一把了。
而在接下這些幾封信後,幾位大人的反應卻又有些不同了。
劉應節很快就找來了自己的心腹幕僚,與幾人進行了秘密的商議:“你們覺著在此案上,本官到底該不該幫馮保呢?”
“在下以為,在此事上東家還是該以中立為上。其實這樣已不會得罪馮公公了,只要另外兩家也同樣得了信,他們自然也會想著如何幫東廠打贏這場官司的,到時候只要東家順著他們的意思稍作附和,便可以了。這樣還有一個好處,咱們還不會因此得罪了錦衣衛那邊。”
“唔,這確實是個不錯的主意,那本官就派侍郎胡讓節去審理此案吧。此人行事向來穩重,只要本官知會一聲,他不會胡來的。”劉應節在沉吟之後給出了自己的決定,他將保持中立。
大理寺的劉思問的態度卻很是明確,他本就有意交好馮保,只是苦於一直沒什麼機會。現在馮保拋來了這麼根橄欖枝,他當然不會錯過機會了,所以只略作思忖,便有了決斷,要好好向東廠那邊表現一番,重重地治楊震和錦衣衛方面的罪。
至於都察院的陳炌在看到這封信後,卻露出了鄙夷的笑容來:“看來這事還真如敏之兄你所說的那般,另有內情了。”說著,他似有深意地衝面前所立的鐘裕一笑。敏之,便是鍾裕的字了。
鍾裕也勉強笑了一下,自從楊震幹出如此大膽的事情來後,他可著實有些擔憂,又知道皇帝下旨要他們三司會審,所以便有意來找自己這位上司說話。
其實鍾裕也不知道楊震這麼做到底是對是錯,只是因為心裡認定楊震絕不是那種意氣用事的魯莽匹夫,所以才會在陳炌面前為其說話。
本來,陳炌對此倒還有所保留。可偏偏這時候馮保派人送來了這麼封信,就坐實了他們心裡有鬼這一事實。
“想必此時其他兩處衙門的人也應該拿到同樣的信件了吧。”陳炌把輕飄飄的信件往桌案上一丟,似笑非笑地道:“如此看來,敏之你想保的人情況可不樂觀哪。”
“這……還請大人你出手幫上一把了。此事一定還有內情,那楊震絕不是肆意妄為之人,下官……”
他的話還沒說完,就被陳炌揮手大斷了:“這種得罪東廠的事情本官是不會出面的。不過……”說著他狡黠地衝面露失望之色的鐘裕一笑:“要是你鍾敏之不怕得罪他們的話,我倒是可以把這個三司會審的事情交你處置。”
“下官自當竭盡所能,查出事情真相!”鍾裕聞言大喜,趕緊抱拳表態道。
無論三法司各家衙門是個什麼態度,這次的三司會審還是定了下來,七月末的北京城,必然將再起一番風雨……
第四百八十六章 三司會審(中)
七月二十四日,萬曆五年,歲在丁丑。
宜:遠行、動土;忌:訴訟。
雖然黃曆上明確寫明瞭忌訴訟,但這天最引得北京城上下人等關注的卻還是訴訟之事——三司會審東廠與錦衣衛之間的這場矛盾與風波,而審案的地點,則定在了刑部衙門的正堂。
當訊息散播出去後,這天一大早地,就有來自四九城各處的百姓跑來刑部這個一向沒多少人會靠近的衙門看熱鬧了,畢竟這等大規模的三司會審,受審的又是東廠和錦衣衛這樣的風雲機構,足以惹來所有人的矚目。甚至連一些無法脫身的官員人等,也紛紛派遣了自家的奴僕管事前來看個明白,看這京中局面會不會因這一場會審而發生轉變。
不過刑部這邊的情形卻叫趕來的人都失望了,因為他們連刑部的大門都進不去,更別提旁觀聽審了,所有人只能聚集在刑部高大的大門前,不時向內部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