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部分(3 / 4)

小說:錦繡大明 作者:月寒

樣本就沒什麼自保能力的地方藩王來說,儘量不攙和任何官場中事,只當自己是個富家翁是最好的自保手段了。

為什麼歷史上大明王朝會被一幫子泥腿子外加幾萬豬尾巴所取代,除了朝廷自身的問題和百姓的孱弱外,這些本該勤王保駕的地方藩王幾乎沒有任何實力也是一個關鍵原因。

面對即將爆發的桂林,乃至廣西全境之變,靖王率先想到的,依然還是自己的安全和名聲問題。即便他有為國出力之心,在朝廷一貫以來對地方藩王如防賊一般的策略下,也不敢有所表現。

定定地看了靖王有好一陣子,楊震才撥出了一口氣來:“殿下,其實臣的難處,以王爺您的英明也不會看不出來。臣只是一個京城來的官員,這廣西和桂林都是初來乍到,別說找那些地方官員商議如此大事了,就是讓臣指認哪些官員是值得信賴的,都說不出來呢。而殿下您卻不同,靖王府在此已近兩百年,哪一任官員在上任之時不來拜見,平時即便少有往來,但終究低頭不見抬頭見,只有您能指出這城裡哪些官員值得相信,也只有您出面,他們才會相信此事之重哪。”

說到這兒,楊震再次於座位站起身來,鄭重其事地再次朝靖王跪了下來:“王爺,臣知道你在顧慮什麼,但如今的桂林,和其中的百姓可拖不起了。還望您以社稷百姓為念,幫臣這一回,這也是幫您自己哪。”

“楊僉事快快請起!”靖王可不敢讓這麼個錦衣衛頭子跟自己面前如此跪求,口裡這麼說著,趕緊給身邊的長史白軌打了眼色。

白軌心下了然,也立刻走了上去,輕輕攙起了楊震:“楊僉事稍安勿躁,王爺也沒有說一定不幫這個忙哪,不過茲事體大,咱們還是該從長計議才是。”

楊震站起身來,卻並沒有退讓的意思,依舊看著靖王:“王爺,這桂林和廣西可是您的封地,一旦真叫那些白蓮教逆賊與外族人等起了事,地方官員固然罪責難逃,您身上的罪名怕也不小哪。而且,那些官員多數只是孑然一身在此為官,真沒了辦法還能投賊或是逃離此地,可您卻肯定無法這麼做。

“靖王府家大業大,別說是離開桂林了,這麼多人就是走出這王府,動靜也是極大的。至於投身逆賊,恐怕以白蓮逆賊對朝廷的仇恨,肯定不會放過王爺。即便退一步說來,他們當真肯接納王爺,以您現在的藩王之尊,難道那時還會比現在更有地位麼?

“王爺,其實您幫我更是在自救哪。而且若能消弭這場動亂,也是一場大功勞,即便朝中會有人因此有所猜忌,但明白人畢竟是多數。而且,天子聖明,豈會看不出王爺這只是事急從權?陛下一定不會怪王爺您在這個時候插手地方政務的。還望王爺莫要推辭,速速想法與那些信得過的官員聯絡,然後借他們之手找出賊人,防患於未然!”說完話,楊震再次一揖到地。

靖王和白軌都很有些詫異地盯著楊震看,實在沒想到這個錦衣衛的大頭目居然還這麼能說會道,對事情也分析得如此井井有條,這是那個以各種監察、密探和強硬手段而聞名的錦衣衛能做到的麼?

說實在的,這番話還真就有些說動朱任昌了,他之前有所猶豫,只是擔心自己出手後朝廷會倒打一耙。但現在想來,若自己不出手,恐怕連那一天都未必等得到了。他可不會以藩王的身份投賊的。

久久的沉吟之後,靖王終於長嘆一聲:“楊僉事果然言辭便給,本王深感佩服哪。但你又怎麼肯定本王一定能對桂林城裡的這些官員有不淺的瞭解呢?”

“或許王爺本身囿於身份無法和這些地方官員有太多的接觸,但白長史作為王府屬官無論是為了王爺考慮,還是為了地方考慮總需要和他們多打交道的。另外,王爺的身份畢竟擺在這兒,地方官員為了自己的前程,與王府搞好關係也是必然的。”楊震笑了一下解釋道。

朱白二人聽了這話,只能有些無奈地一笑,同時心裡也暗暗發緊。好在楊震這回是想找自己幫忙,若他啊這本事用在了針對王府上,只怕靖王府就將有一場大難臨頭了。

話說到了這個份上,靖王知道自己再不能推脫,便衝白軌一點頭,後者會意地退出了殿去。就在楊震有些覺著奇怪時,靖王開口道:“若事情真如楊僉事所說,這城裡怕是已經進入了不少那些賊人的同夥了。桂林城平日裡進出人口可是不少,只要不是帶著什麼違禁之物的,都可進出,根本不分我族與外族。所以若想找出這些別有用心之徒,的確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哪。”

“所以這需要本地官員出面來做,畢竟他們對此地的地理和百姓最是熟悉。比如當地的知府知縣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