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好像是什麼都沒有發生過一般。除了有幾個人帶著些幸災樂禍的語調談論了幾句此事外,都不曾聽人糾纏於此事,更別提有人為張御史聲張正義,為他出頭。
這要是放在其他任何一個御史官員的身上,幾乎都是難以想象的。別說是當街在都察院門口,在這麼多御史眼前將人如此毆打重傷了,就是當眾罵上某位御史言官幾句,這位仁兄不管你是什麼來頭,只怕接下來的日子都將極其難過,等待著他的,勢必會是言官們的群起而攻,不把你鬧個身敗名裂都不會罷休的。
之所以會有如此反應,是由言官御史這個官職的特殊性所決定的。言官本來就是以挑人的錯處為本職工作,在大明朝,這些言官每旬都有彈劾糾錯的任務在肩,若在時限內不能針對某些官員的錯誤發表彈章,便會被視作不作為。如此,輕則罰俸,重則丟官。
正因如此,言官尋常可都是抖擻了精神盯著滿朝官員的,無論是誰,但凡有一點疏漏,都會被他們揪著不放,好提通批判。而這樣的結果,就使言官成了百官的對頭,最不受人待見。
如此的局面,便讓各衙的言官都很是團結。或許他們會因為各自的立場而唇槍舌劍地爭鬥不休,但真有人敢傷害到他們本身時,幾乎所有言官都會聯合起來,讓他知道捅了馬蜂窩是個什麼下場。
但偏偏,這一回,張潤晟這個言官在眾目睽睽下被人如此羞辱毆打,卻無一人為其發聲,只此一點看來,就可知眾人對他是個什麼態度了。
當得知此事的前後因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