們已深入草原腹地,那些韃子也早都有了防範,接下來的日子怕是沒有這麼痛快了。”
“怕什麼?以前是韃子做主,他們說了算。但現在不同了,一切由我們說了算,他們壓根不知道我們在哪兒,更不敢派人來找我們,我們只要謹遵楊大人的意思不斷打擊他們,勢必能把這些韃子攪得天翻地覆,睡不安枕!”
“說得好,也該讓他們嚐嚐我們大明的鐵血手段了!”
所有人都眉飛色舞地說著話,根本沒有留意地上尚未斷氣的博爾古。他很想拼盡全力殺一個仇人為自己的家人和未婚妻報仇,只可惜身負重傷,流血過多的身體卻根本連動都動不了。
而就在他飽受煎熬的當口,一隻巨大的馬蹄突然就出現在了他的眼前,隨後那釘了蹄鐵的馬蹄便重重地踩在了博爾古的臉上,將他的整個頭顱都給踩進了有些鬆軟的泥地之中。
鮮血混合著腦漿,瞬間彌散開來,而博爾古,就這樣帶著憤恨與恐懼無聲無息地死去,連那些明人自己都不知道最後還殺了一人。
不一會兒工夫,整個部落四面起火,瞬間就把這個部族徹底吞沒。待幾日後再有人趕來時,看到的只能是一片廢墟和滿地的屍體。
而這,只是進入新的一年後草原上經常發生的其中一幕而已。
只短短的三個月時間裡,就有不下三十個大小部族被徹底殲滅,數萬牧民死在了這場大災禍中。
頓時間,草原各部人人自危,但卻沒有一個敢說要報仇的。因為他們很清楚,他們連這些傢伙的下落都找不到,派人出去,更多隻是送死而已。
這一刻,木圖他們終於知道,自己將面臨一個多麼可怕的情況……
第九百七十五章 草原之殤(下)
當草原各部災難頻頻,兵禍連連,生活在一片水深火熱當中時,造成如此局面的始作俑者楊震也沒有閒著。
作為奉旨巡視大明九邊的楊震當然不可能一直都呆在大同一地,當確信此處已沒有什麼威脅,同時還處置了郭榮這個罪臣之後,楊震便即啟程,趕往了下一個邊城——宣府。
在有了大同所發生的一切打底之後,宣府的官員和將領對楊震就顯得更加恭敬了起來。倘若說以前他們對其只是略有耳聞,只是因為其身份而有所擔憂的話,在得知其在大同的作為,尤其是剷除郭榮的霹靂手段後,宣府眾人對楊震就只剩下了敬畏。
還是那句話,如今的天下畢竟沒有大亂,朝廷的威信還在那兒,不是幾個官員或是將領就能抵消得了的。在不敢起兵造反的情況下,面對奉旨而來的欽差大人,這些地方官員只能乖乖地從命聽令了。
而這一回,楊震處置那些壞了法度,致使邊軍糜爛的罪犯方式有與在大同時有所不同。在大同,他只拿郭榮和與之關係最為緊密的數名親信開刀,可到了宣府,他處置的方式卻正好相反。
那明顯和郭榮的罪行相差不大的宣府總兵梁思都本來對此那是憂心忡忡,甚至都做了最壞的打算,召集了一些鐵桿手下,欲做最後一搏。可沒想到楊震對他竟是頗為客氣,不但沒有拿他問罪的意思,反而很是一番誇讚和安慰。
對此,梁思都既感高興,又不覺有些警惕,因為他不知道這是不是楊震的緩兵之計。但很快地,他的這一疑慮就打消了,因為在抵達宣府的當日夜間,楊震就把這位總兵大人給叫過去進行了密談。
這一番密談的結果,便是在之後的幾日裡,由梁思都親自下令出手,逮捕了城內數十名貪汙軍餉嚴重,甚至還與蒙人有所往來的將領。
雖然城裡軍中不少人都知道梁思都才是這些人敢如此妄為的靠山,但在其多年積累下來的威勢下,以及楊震又沒有做任何的表態,結果此事只在私底下傳了沒多久就徹底沒人再提了。
隨後,楊震更是召集宣府的所有將士進行了一番訓話,在把那十多名將領全部梟首示眾之後,就算是給了朝廷一個交代。
雖然這麼做未必能真正根治如今邊軍中的不正之風,但這已足夠震懾那些貪婪之人了。就是梁思都,在看到之前自己委以重任的部將首級被高高懸掛於轅門之上時,也著實感到了一絲寒意。
而後,楊震又趁熱打鐵,讓宣府也抽調出了一支五千人的精銳騎兵,跟大同軍一般地殺入草原,去做最大的破壞。對此,無論是梁思都這樣的將領,還是底下的將士都不敢提出任何異議,並迅速照計而行。
而這對本就人心惶惶,飽受摧殘的蒙人諸部來說,則無異於是雪上加霜了。
當然,和大同的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