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部分(2 / 4)

小說:錦繡大明 作者:月寒

四名心腹幕僚的臉上一一掃過。

去年過年的這段日子裡,他著實吃了不小的虧。因為被朝中言官多番攻擊,差點連天子都要對他下手了。好在馮保請了張居正和太后出面,這才讓天子沒有真對他下手,但這番折騰也已經讓馮保在天子心目中的地位再次下降。

別看現在馮保在宮裡依然一呼百諾,無人不敬,但其實在背地裡,不少內宦已開始在琢磨著該怎麼取代他了。他現在唯一還算有利的是內閣首輔張居正的支援,但論聖眷,他這個從小陪皇帝長大的大伴早不像以往那般特殊了。

而這一切,都是那個楊震造成的。無論是之前在宮裡時的不斷挑唆,還是這回去了山西后依然給自己製造麻煩,甚至還利用那邊的世家力量給攻擊自己。這一樁樁一件件,都叫馮保對楊震恨之入骨,若讓他選一個最想除去的敵人,楊震絕對能排在前列的。

但越是如此,馮保卻越不敢輕舉妄動,不敢明目張膽地對楊震下手,只有用些策略才是。現在可不同以往了,若自己一旦出了什麼差錯,天子身邊可有的是想要把自己拱掉,取而代之的人哪。

但他的這些智囊們顯然叫他失望了,在聽到他的問話後,一個個都愁眉苦臉,一副深思的模樣,卻沒一個能提出辦法來的。這模樣叫馮保更是來氣,當即就把手一揮:“你們都回去好好想想,看有沒有妥善的法子。”既然一時拿楊震沒轍,那就暫且忍耐吧,好在只要交了旨,他就還是錦衣衛的人,自己總有機會的。馮保心裡是這麼想的,但事實卻未必真能如他之願。

第四百三十章 歸京(下)

在與譚綸一番見禮後,楊震他們重新啟程,很快就入了北京城。在此期間,楊震的目光時不時地瞥著前方那頂轎子,心下已對譚綸今日前來迎接他們的真實有意有了一定的猜測。

他當然不是因為出於對鍾裕和自己的感激才不辭辛勞,拖著病體跑出來迎接自己等人這麼簡單。本來,楊震對此也頗有些疑惑,但在聽到鍾裕轉述的譚綸上轎前最後那句話後,他便已隱隱猜到了其中的原委。

譚綸所以這麼做的目的,應該是想要保護他們的周全。這次山西之行雖然於國大有裨益,但同時也得罪了不少朝中高官權貴。雖然他們口中不敢明說,但心裡必是恨自己和鍾裕入骨,一旦逮到機會必然不會放過。

這次他們以招撫代替剿滅的做法,便給了這些人以機會,他們一定會拿著這點大做文章,從而打擊自己等人。若朝中沒有人作出聲援的話,無論是鍾裕還是自己恐怕都頂不住這些攻擊,功勞變罪過也是不無可能的。

正是因為看出了這一點,譚綸這位兵部尚書才會屈尊出城來迎接自己等人。他的目的,就是告訴滿朝欲對他們不利的官員,鍾裕他們是自己看重之人,若要對他們不利,就是和他這個三朝元老,兵部尚書為敵。如此一來,一些看風使舵,趨炎附勢之輩在掂量了自己的分量後必然不敢再生事端。

在想明白了其中的原委後,楊震看向那頂轎子的目光裡就多了幾分感激,譚綸確實是個好官,而且膽色過人,若是尋常官員只要知道自己等已經在此事上狠狠地得罪了權力熏天的馮保就必然會退避三舍,而他明明和鍾裕和自己沒什麼交情,卻依然出面相保,實在是叫人佩服哪。

待眾人進了北京城,又一次引來了不少有心人的注意後,譚綸才再次停轎,將鍾裕叫到了身邊意味深長地叮囑道:“今日天色將晚,你是不可能去宮裡交旨了,你們這便去館驛裡歇息吧。待明日去了宮裡走完流程後再回家也不遲。”

“下官明白,多謝老大人提點。”鍾裕神色微懍,暗道事情真已如此危險了嗎,但還是立刻答應了下來。

大明朝的規矩,欽差外出歸京之後,在向天子交旨之前不得回家,必須先暫時居住在館驛之中。這其中的用意,除了維護天家威儀外——欽差作為皇帝的代表人在卸去身份前若回家做了什麼事可都代表的皇帝——更是為了防止有朝臣比天子更早一步得知辦差內情,從而出什麼亂子。

不過這些年來,這條規矩也和其他那些祖宗規制一樣早被人破了又破了,只要是和官員們的自身利益有衝突的規矩,他們向來是選擇性忽視掉的。

不過這規矩雖然一直都被人所忽視,可若是真有人拿它當回子事,並以此參上一本的話,其殺傷力還是不小的。譚綸所以這麼叮囑他們,其用意自然是告訴他們,朝中已有人盯緊了他們,只要他們有一點差錯,就勢必會被攻訐。

想明白這一點的鐘裕不敢輕視此事,趕緊把楊震叫到了身邊,將自己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