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落到了楊震的袖子上,不知他袖子裡還有沒有其他東西了。
確實,自楊震入殿以來,他已從袖子裡取出了三次東西,從而讓徐家的罪名一次次提升增加。這種經歷讓眾人忍不住懷疑,楊震待會兒會拿出第四件證據,來使徐家的罪名更重上幾分。
不過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光是這第三次拿出的證據,就已足夠讓徐家翻不得身了,又何必再拿新的證據呢?
萬曆從內侍手裡接過那幾張紙仔細看了一下,臉色頓時就沉了下去。而楊震,也很是體貼地跟周圍百官解釋道:“這幾件物證,一個乃是徐家寫給揚州漕幫幫主嚴環的書信,裡面的內容便是請他們代為建造海船,還有尋找熟悉海情的水手之類的要求。另外幾份,則是嚴環等漕幫要員的口供,裡面詳實地記錄了徐家派人與嚴環商議此事時的種種細節。”
頓了一下之後,他才又繼續道:“不過因為擔心徐家會在來京的路上對這些人證加以攔截追殺,所以下官便做了些安排,並沒有帶了這些人一道來京——事實也證明我的準備是正確的,若帶了這些人證一道上路,他們此時不是被徐家派出的人所殺,就是被他們救走了,也就再無人證了。”
這一回,就是梁來興幾人也不敢再質疑楊震說徐家派人追殺攔截他們了。因為就目前他所拿出來的證據看,這些東西確實是會要徐家命的,他們就是冒再大的險,幹出再瘋狂的舉動來,也是在情理之中。
不過楊震歷數徐家的罪名尚未結束,只見他繼續道:“另外,在追查他們破壞海禁一事中,下官手下之人又在無意之中獲悉了一個更加驚人的事實,他徐家竟然還和不少倭人有著緊密的聯絡,併為他們提供了窩藏地點。至於他們為何要這麼做,因為擔心深查會被徐家覺察到,從而給我們自身帶來危險,所以下官便暫時放棄了。不過,我還是派人襲擊了那倭人藏匿之所,活捉了不少倭人,並也命手下將他們帶回京來了。我想前一個問題,待他們到京之後,總能問出個結果來的。”
這一下,楊震算是徹底把別人可能質疑自己所說是否真實的漏洞都給堵死了。人證,可是比物證更有力的證據,而且這倭人也不是隨便能找得到的,就顯得更加可信了。
張居正神色又難看了兩分,但還是問道:“那你口中的這些人證又身在何處?他們何時能夠入京?”這也是殿上一眾君臣所急切想知道的,一旦有了這些人證物證,那楊震對徐家的指控就徹底成真了。
不料楊震卻微一搖頭:“這個下官卻說不準了。非是我不想說,實在是因為連我自己也不知道他們現在身在何方。為了確保萬無一失,我讓手下兄弟自行決定路線和行程時間,只有一個要求,就是讓他們安然來京。而我,則帶了其他兄弟作為誘餌,以吸引徐家的追兵。”
聽他這麼說來,眾人終於徹底明白了楊震的全盤計劃,不禁對他的膽識和心機又多了幾分佩服之意。當然,也有不少人看他時眼中閃過了幾分戒懼,這位錦衣衛鎮撫行事實在太厲害了,今後與他同朝為官,可得小心戒備哪。
這時,萬曆也開口了:“楊卿果然有膽有識,確實沒有讓朕失望哪。三法司何在?”
隨著皇帝這一聲招呼,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的三名主官立刻就答應著走了出來:“臣在。”
“此事非同小可,既然楊卿已拿到了這麼多證據,朕便要你們三法司共同會審此案,不得放任何一個罪人逍遙法外,明白了麼?”萬曆看著三名官員,語氣森然地道。
三人相互看了幾眼,這才跪下答應:“臣領旨!”不過他們心裡卻有些叫苦,這差事可不好辦哪。
就楊震拿出來的證據看,徐家在地方欺壓良善等等罪名是肯定沒跑了,再加上破海禁與通倭這兩項重罪,就是滅了徐家滿門都不算個事兒,這點三法司三位大人自然心知肚明。但是,徐家在朝中那麼多門生故吏,他們會眼睜睜看著徐家落得如此境地嗎?
這一回,三法司可就真要左右為難了。是選擇照章辦事問案呢?還是對徐家有所袒護?這一點,足夠叫三位大人頭疼上一陣子了。
不過就目前殿上的情況來看,事情也未必真會嚴重到那個程度,畢竟徐家所犯的那可是抄家滅族的大罪,本著明哲保身的原則,諸多與他們關係匪淺的官員在這種時候可能會選擇冷眼旁觀,比如之前跳得最歡,對楊震喊打喊殺的梁來興等幾名官員,這時候已不再說話了,而且臉上還滿是忐忑與不安。
至於大家心目中與徐家關係最最緊密,徐階最得意的弟子,當今首輔張居正,此刻也是漠然不語。在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