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1 / 4)

小說:五代逆天 作者:夢幻天書

好,就是明君,這個結論就下的太武斷了。”

馬雲立刻想到兩個詩畫皇帝:南唐李煜、北宋徽宗,覺得還真是那麼一回事,心下忽的就安心了許多。其實這話趙普說的也是片面之詞,畢竟也有是詩文好的,比如說三國的曹氏父子等。但馬雲畢竟不甘心平庸的過一輩子,所以趙普的這幾句忠言就異常的順耳了。

趙普繼續說道:“這第三條,天策十八學士裡面,除了拓跋大人和石大人多是談詩論詞的能手,經常的貽誤國事,靠這些人不亡國就是燒高香了,還指望他們實現天下大治,豈不是可笑之極。”

“這第四條嘛,許可瓊資歷淺薄,上面還有王贇壓著,只靠其父留下的威名,哼哼,靠這個東西就想要治好被張少敵管了十年的軍隊,這怎麼可能呢。我敢斷定至少三年之內,許可瓊是指揮不動這些軍隊的。”

“至於說第一條,就更是荒謬了。楚王要真想立世子,現在就完全可以立的,憑著楚王的威望,國內無人敢反對。可偏偏他就是不立,這說明什麼,這說明楚王即想傳子,又不願違背武穆王的遺言,他一直猶豫不定。。現在這個階段大家的機會都是均等的。”

馬雲面帶微笑,連連點頭。

趙普頓了一下,猶豫了一陣後,低聲說道:“唯一可慮的就是,這人居然猜到了我們對南平的企圖。”

關注官方qq公眾號“” (id:love),最新章節搶鮮閱讀,最新資訊隨時掌握

第十三章 轉戰歸州

落日餘暉,早已沒有了午時那逼人的熱氣,雖然它依舊染紅了半邊天,也將霞光散射在歸州的巴東縣裡。在徐徐的晚風吹拂下,那絲絲沁人心脾的涼意卻是再也擋不住了。

往日的巴東縣,百姓們早就端著飯碗,或在衚衕裡,或在家門口,三五成群的閒聊這今年的收成,傳播著鄰里之間的逸聞趣事。可是自從五月份以來,南平王爺派軍圍剿歸州“七寨”,巴東縣裡的流言蜚語就突然增加了許多,一會兒官兵勝了,一會兒七寨的大王們贏了,更有甚者傳言七寨的大王們帶兵要進攻巴東縣城,有一陣子弄得巴東縣一日數驚。不過這些畢竟都是傳聞,百姓們在經歷數次這樣的“狼來了”之後,反倒安心下來,再往後,這些傳聞不僅沒有影響他們的生活,反而給他們製造了更多聊天的話題。

就在他們以為這場戰爭即將結束的時候,突然有大批的軍隊進駐巴東縣了。這些軍隊剛才剛開始的時候倒也沒有什麼,只是經常性的進巴東山里搜尋著什麼,可是後來漸漸的派兵開始把手城門和城外的各個交通要道,進城要交“建城費”,出城要交“安全保護費”,過橋要交“過橋費”,坐船要交“水費”,最近這些日子,甚至出來了一個“納涼稅”,晚上蹲在門口乘涼或者在街上散步,都要交這個稅,理由也很充足,因為南平王的福德,所以才會天降涼風。不僅搞得城裡的百姓現在沒事不敢出城;就連鄉下的百姓在田間勞作,也只能頂著炎炎烈日。日子難熬啊!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覺得日子難熬的可不僅僅是巴東縣的百姓,就連在巴東縣縣衙大堂上踱著步子走來走去的江陵指揮使,目前的“剿總司令”鮑唐,也是眉頭緊皺。

剛受命剿滅“七寨”的時候,鮑唐的日子過得相當的輕鬆。“七寨”的烏合之眾,又怎麼是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的南平精兵的對手呢,鮑唐甚至以為只要半個月時間就可以收兵回江陵(荊州治所)了。剛開始的戰事也確實如他所料,不費吹灰之力,便相繼打破了“七寨”中的五寨,不過隨著戰事的進行,鮑唐卻越來越糊塗了,一方面,這哪裡是什麼土匪呀,這明明是百姓嘛!有誰見過土匪自己種糧食的,有誰見過土匪為了被踩壞的稻穀痛心疾首。另外一方面,每次打破一個寨門,平時一見打仗就躲得遠遠的南平世子高寶融,慌得像個兔子一樣,急急忙忙得跑進去,指揮著人翻箱倒櫃,拆牆揭瓦,看那樣子恨不得地挖三尺。鮑唐當然知道世子爺在找什麼——找七寨的寶藏啊!可是那七寨那些俘虜的樣子,怎麼可能像是有錢的人呀。鮑唐開始時,還勸了勸世子。可是那位爺壓根就不信七寨沒有寶藏。

後來鮑唐漸漸聽到了些風聲,原來這次圍剿行動,原本就是高寶融和司空燻偏聽偏信,以為七寨有寶藏,所以攛掇南平王出兵的。高寶融找不到寶藏,嚴刑逼供那些七寨的俘虜也得不到有用的資訊,無奈之下,一方面催促鮑唐儘快找到另外兩寨;令一方面,在王保義的建議下,為了讓百姓知恩圖報,感激南平王的仁德,在歸州增加了不少新奇的稅務。

作為武將,鮑唐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