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了聲音說道“那樣不是會有錢嗎。”
馬雲苦惱的說道:“李驤掙得錢都是國庫的,我是想給王府裡增加點進項,本來已經和李驤說好了,我們再出個人代表王府經商,看來只能讓吳程去了。”
彭雙想了想,壓低了聲音道:“爺,您手下能用的人也不多,要不我就不去中原了,我來做這個買賣好了。”
馬雲擺出一副捨不得的樣子,敷衍的說道:“哎,那就只好如此啦。等以後有機會了,我再帶你去中原玩玩吧。”
彭雙笑道:“王爺,您答應了啊,以後可不許反悔啊。”
誰知道馬雲無意中說的這幾句話,彭雙竟然記了一輩子,當馬雲被趙匡胤追的無路可逃,差點要準備學楚霸王烏江自刎的時候,正是彭雙用著個所謂的諾言,讓馬雲重新鼓起勁來,當然這都是後話了。
安慰好了彭雙,馬雲信步走到書房,李驤和吳班已經等候多時了。見馬雲進來,他們立馬讓馬雲坐到上座,李驤輕搖著扇子,帶著莫測高深的笑容,好像已經知道馬雲心中的想法;而吳班則有焦急之色,急於想知道馬雲面聖的結果。
馬雲端起茶來小喝了一口,笑道:“果然不出兩位先生所料,事已成矣。”
吳班猛地鬆口氣,笑道:“恭喜王爺了。”
馬雲繼續說道:“而且,大王還讓我繼續領嶽州刺史,因此,我想和二位先生合計一下,我們接下來應該怎麼辦。”
李驤說道:“不知王爺,想怎麼來做這個嶽州刺史呀?”說罷,和吳班一起望向馬雲。
馬雲說道:“嶽州雖小,對我來說確實異常重要,此地東臨江表,南望長沙,水路交通比較發達,且此地經商之風較盛,我欲輕徭薄稅,鼓勵農商,兩位先生以為可否。”
馬雲的意思是說,我想經商做個富家翁,可是不又不好意思直說:兄弟們脫了鞋子,咱們下海吧。於是馬雲就這麼委婉的表達一下。
不料,吳班說道:“王爺三思,商人唯利是圖,多狡猾奸詐之輩,如果處理不當,恐怕他們興風作浪,為禍不小啊。”
馬雲搖了搖頭,心道你這不是指著和尚罵禿驢嗎?這古代計程車子果然比較敵視商人,又想了想說道:“商人唯利是圖那自是不假,不過如果能制定合理的政策,因勢利導,趨利避害,不就可以化不利為有利了嗎?”
吳班心裡頗不以為然,正要說話。李驤把鵝毛扇一收,說道:“王爺的意思,可是說亂世爭天下,全靠財力。現今天下動亂已舊,各方財力已拮,興義師,救黎民的時機就快來了,而嶽州地小民貧,就算多加賦稅,也難以支援如此巨大的軍費開支,因此是想借商人來籌款嗎?”
馬雲哈哈笑道:“借商籌款只是目的之一,兩位先生以為我大楚國事如何呀?”
吳班想了下,說道:“楚地雖大,但多不發達,東有唐,南有漢,西有蜀,皆世仇,迴旋餘地不大,國家並不算安全。”
馬雲笑道:“先生直言可謂一語中的,我們要想儲存自己,首先應該加強軍備,但加強軍備則需要大量金錢,百姓並不富裕,賦稅也不可能太重,因此,從農民身上拿錢這條路,是滿足不了需要的,所以只能重商,現今軍閥割據,天下大亂,南北貨物不通,我們若能鼓勵商業,通商南北,經商天下,賦稅就再也不用發愁了。”
吳班待著了,似乎從來都沒有想過此事,李驤似乎也有點吃驚。嘿嘿,咱21世紀來的人就是不一樣啊。馬雲不禁感慨道。
李驤慢慢說道:“王爺想法獨特,多有可行之處,不過這經商嘛,絕非一朝一夕之事。”李驤似乎想到了馬雲對他的那次面試。接著說道:“俗話說,為上位者,不予民爭利。王爺可以制定合理的政策,引導商人嘛。”
靠,說白了,就是當官的不能經商啊。馬雲想了想覺得這話也對,如果當官的都是一身銅臭味,那麼老百姓十有**要倒黴了,可是要當官的不能經商,老子怎麼當富家翁啊。
吳班補充道:“王爺,行商之事要慎重,此風一開,官員若競相效仿,大楚亡矣。”
李驤繼續道:“鼓勵商業,也要有強力的手段嘛,使商人不能隨意,不然將來尾大不掉,那就不好辦了。”
吳班問道:“商人在遊走四方,應如何管理啊?”
李驤笑道:“商人來我嶽州就得服從管理,關鍵在於如何讓他們來嶽州。”
這個李驤還是挺能幹的啊,這種人居然在五代默默無聞,真是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啊。這個事情說著說著,怎麼搞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