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遠方影影綽綽的軍營,說道:“小弟和王先生的意見差不多,就是要活用騎兵。長安距離汴京有四五百里,騎兵的話不用一日一夜就能抵達汴京。也就是說,我們有機會打楚軍一個措手不及。”
郭榮有些猶豫,騎兵突襲這一條,他也想過,王樸也曾經這麼建議過,而現在趙匡胤有一次這麼建議。郭榮問道:“七弟,不知你需要多少騎兵啊?”關中的騎兵大部分都在靈武,可不是說關中的騎兵都在靈武,所以郭榮有這麼一問,如果需要的騎兵多的話,關中抽調不出來,那該怎麼辦呢?
“只要靈武的三萬人馬就足夠了。”
“只用靈武的人馬,就有三成的勝利機會。如果我再給你增派一些,豈不是機會更大了?”郭榮說道,顯然這個三成,讓他還有心存顧忌啊。
不料,趙匡胤搖了搖頭:“只要三萬人,多了反而礙事。再說別的人也有另外的用途。”
“要說打仗,在咱們白衣軍裡面,你是獨一份了,王先生調兵有方,可是真要打起戰來,反而不如你。你說說看,你有什麼計劃。”
“三哥,我的計劃很簡單。可以說就分為兩步,第一步,是用來迷惑馬雲的,讓馬雲覺得咱們關中一時半會兒,可能還不能救援汴京。這麼一來,馬雲肯定是想攻下汴京的,他就會日夜攻城,讓楚軍頓于堅城之下,有精銳部隊,變成疲勞、厭戰的軍隊。至於如何迷惑嗎?就不知道三哥是怎麼考慮的了?”
聽了這話,郭榮馬上就明白了,趙匡胤已經有了迷惑馬雲的法子,現在在爭取自己的意見。郭榮說道:“七弟,但說不妨。”
“是這樣的,我想請三哥命令王彥超放棄鳳翔府,讓蜀軍進入關中!”趙匡胤說道。
“什麼?”這下子說話的不是郭榮,而是跟在身後不遠處的張永德,張永德作為靈武副將,也跟著趙匡胤一塊了回來的。張永德勸阻道:“老三,我的晉王,你可不能答應這事啊,失了鳳翔,關中可就一馬平川了,那。。。那損失可就大了。”
趙匡胤嗤之以鼻說道:“蜀軍根本就沒有幾匹馬,就算是一馬平川,他們也走不快。5萬大軍攻打鳳翔5000人馬,打了足足一個月,連城牆都沒有上去過,這。。。這蜀軍的戰鬥力,大家想必也知道。就算放他們進關中,他們又能做什麼呢?破壞莊稼、殘殺百姓?王招遠可是謙謙君子,這事他做不出來。”
趙匡胤最後一句絕對不是什麼誇讚之語,而是帶有濃濃的譏誚之意。原來這蜀軍統帥王招遠到了鳳翔之後,只是圍城,卻不允許蜀軍破壞莊稼,殺害百姓。為什麼呢?有蜀軍的將領問過這事,王招遠一副精打細算的樣子:“鳳翔早晚就是咱們大蜀的地方,破壞了莊稼,那百姓吃什麼啊?殺害了百姓,那我們吃什麼啊?莫說這些了,就連著鳳翔城,我都捨不得破壞啊!
這麼一個人,就算他帶兵進了關中,也沒有什麼太大的作為。
第62章 匍匐臥倒
第62章匍匐臥倒
在宋州停留多日之後,大楚皇帝馬雲終於帶領著8萬楚軍,發動將近六萬宋州百姓運糧,大軍號稱20萬,浩浩蕩蕩的朝著汴京進發。所到之處,不管是大周的官員、軍隊,還是百姓士紳都是聞風喪膽,逃之夭夭,讓楚軍一路上,異乎尋常的順利。
一般來說,大軍大軍所到之處敵人逃了個一乾二淨,除了炫耀自己武力超強之外,實在不是什麼好現象。它往往意味著下面幾個問題:第一,當地人都跑沒影了,從哪裡去找嚮導來給自己帶路啊;第二,這人去必然是樓空的,萬萬沒有百姓跑了,家家戶戶米缸裡還留著大批糧食,專門犒軍的說法,因此,“因糧於敵”的戰略構想就行不通了;第三,與人跑沒影,相對應的那就是敵人可能要用“堅壁清野”的戰術來對付自己了。
可是,以上三點在馬雲看來,不值一提。第一,老百姓跑了沒關係,這地方平原地區,到處都是路,就算有河流,比如汴河,也不是什麼難以渡過的,再說了,大楚這麼多年來,在中原地區培養了那麼多的探子,帶個路自然是綽綽有餘的;第二,宋州的投降,讓馬雲獲得了極其豐沛的糧草,“因糧於敵”這個設想已經非常完美的實現了,再說了,大周國也不富裕,官府裡存量這麼多,老百姓家裡到底有多少家底那是一目瞭然,馬雲壓根就沒想過要從汴京百姓手裡搶糧食。第三,在世界歷史上堅壁清野戰,打得最好的一場,當屬俄羅斯帝國的庫圖佐夫元帥對抗法蘭西帝國皇帝拿破崙了,拿破崙帶領著60萬大軍,跑到莫斯科,瀟灑的過了一個冬天,在飢寒交迫之中,被庫圖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