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充實力。這更引起了郭威的憂慮。
這兩個人不知道是慕容彥超先造反,還是郭威先派人去兗州逼反慕容彥超,總之這場戰爭在四月初,大楚即將兵發吳越的時候打響了。
這場戰爭一開打,楚國就被動了。馬雲他們完全沒有料到慕容彥超會反得這麼快,徐州防禦使曹彬正在花大力氣對付馬賊,而海州等地則是嚴防死守,時刻盯著馬賊的舉動。淮河以北的軍隊根本沒有出兵支援慕容彥超的餘力。再加上大周氣勢洶洶,馬雲思前想後,最終選擇了退縮,他集中精力去對付吳越去了。
而慕容彥超在兗州以東的任城敗在趙匡胤手下之後,不得不退回了兗州城。而周軍則將兗州團團圍住。
第十七章 謀臣(2)
第十七章謀臣(2)
在任城,趙匡胤指揮這軍隊擊敗了慕容彥超,接著“討賊總司令”侍衛步軍指揮使曹英指揮大軍將兗州城團團圍住。
曹英等大軍安營紮寨完畢之後,召集眾將商議攻城的事情。這次商議和當年郭威討伐李守貞情況大致相似,也就是說,曹英在掛帥出征之前,大皇帝郭威就曾經反覆交代過,這次戰爭應該以動治靜,以快打慢。郭威在汴京的時候就判斷到,如果慕容彥超出城作戰,他的軍隊肯定是打不過咱們大周的軍隊的,不管是從數量上,還是從質量上來看,下這個結論都是正確的,客觀的;但是,一旦慕容彥超敗退,龜縮回了兗州,接下來的事情就麻煩了。慕容彥超必然是想拖延時間的,想把戰爭儘量的向後拖延,最好的脫到河東的劉崇或者江南的馬雲出兵相助。
可是從大周的角度來講按,戰爭必須快,必須強在河東和江南作出反映之前,結束掉兗州的攻勢。讓河東和江南想幫忙都晚了。畢竟對郭威來說,他的壓力也很大,在淮河一線的軍事行動,是一把雙刃劍,它確實能夠威懾江南,可是如果一點的威懾力過火了,楚周之間擦出一點火花,這個火藥桶說不定就要爆了。和楚軍決戰對於大周來說,現在還不遠遠不到時機。
基於這個以快打慢的思路,曹英召集眾將商議的範圍就大大縮小了,眾將獻的計策就只能圍繞著如何快速的攻城,如何儘快的拿下兗州。
眾將商量了半天,這攻城嘛,無非就那麼幾種手段,挖地道,撞城門,架雲梯強攻。這些都是攻城基本課程了,是攻城的基本方法,沒什麼意思,有沒有效果,那隻能看自己軍隊執行力和對方軍隊的反抗力的比較了。
正在曹英有些失望的時候,趙匡胤站出來出了一個主意:三松一緊,疲憊敵軍。這意思是什麼呢?就是攻城的時候,三次是一般攻擊,一次是迅猛攻擊,一般攻擊疲勞敵軍的身體,迅猛攻擊打壓敵人計程車氣。因為周軍的數量遠遠大於慕容彥超的兵力,基於這個考慮,趙匡胤又獻了一計策,在三松一緊的基礎上,擺開車輪戰,不斷的派軍隊在不同時間從不同的城門向兗州發動攻擊,讓兗州軍隊茫然不知所措,只能不斷調派軍隊不停的在四個城門迴圈增援,讓叛軍徹底疲勞起來。
曹英當即就採納了趙匡胤的主意,不斷的派軍隊騷擾兗州城。而兗州城裡慕容彥超卻是大大的不爽,他也是沙場老將了,對軍心的把握雖然不怎麼準確,但當兵的喜歡什麼,怎麼才能激起軍士們的鬥志,他還是瞭解的。
自從造反以後,慕容彥超就誇海口賞賜軍隊,自從被周軍團團圍困在兗州城下,他更是激勵軍隊說道:“我有銀子數千錠,只要軍士們好好的守城,那些銀子全是你們的了。”
可是他像沒有想到軍士們壓根就不賣他的賬,有些人還不屑的說道:“那些鐵胎銀,我們要它有個屁用。”原來慕容彥超造假幣的事情,大家早就知道了。
慕容彥超一看沒有糊弄住軍士,沒辦法就只能從兗州百姓的身上想辦法籌集銀兩了。命令軍隊搜刮百姓的錢財,充作軍資。在兗州城裡,由一個叫閻弘魯的人是兗州的首富。慕容彥超的目光當然就盯著這位首富了。由於慕容彥超兇名在外,閻弘魯不得不把全部家產貢獻出來以求能夠買的一條性命,可是慕容彥超不相信,於是,他就派自己的判官崔周度去查問這件事。
崔周度知道慕容彥超實在借題發揮,如果這事自己辦得好,那麼自己就安然無恙,如果辦砸了,那麼前些日子的舊賬今天就要一起算了。崔周度找到閻弘魯,對他說道:“兄弟,別藏了,想要命的話,就把家產全部獻出來吧。”
閻弘魯是老實人,這家產確實已經全部顯出來了,他老老實實的對崔周度交代了。崔周度又去閻弘魯家中搜查了一翻,果然是沒有一丁點家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