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部分(3 / 4)

小說:五代逆天 作者:夢幻天書

守城不守縣”的政策,就是隻防守重要的州城,而對於州下面的縣,則僅僅是依靠捕頭這些人來控制地方。這就造成了這次張仁發叛亂,一呼百應,連克數縣的局面!

政府方面的江文蔚、範質可能不知道楚軍的情況,可是兩位樞密使怎麼可能不知道眼下的困難所在啊。李驤和王贇對視一眼,作為軍方的大佬,王贇站了出來,說道:“大王,臣以為當以剿為主。諸位大人可能不知道,這宣州往東走,金陵一帶,我軍的兵力是極多的,可是往西走,去翕州(今安徽翕縣)、饒州(今江西鄱陽縣附近)、信州(今江西上饒),那一帶我軍軍力空虛,每州只有區區一個團的兵力,自守是綽綽有餘,想破敵可就難了。江南西道都統馬光猛馬提督帳下,轄地很大,可以依靠的兵力卻只有區區兩萬,這。。。臣以為,我軍應該趁著叛軍實力尚未大彰,對內對外的影響還沒有擴大的時候,快刀斬亂麻,一舉將叛軍擊潰!如果派遣朝廷重臣安撫,一旦錯過戰機,讓賊勢變大,朝廷恐怕就陷入被動了!”

王贇的話,也很有道理。馬雲有點猶豫了。現在楚國最需要什麼?最需要一個安定團結的大好局面,它需要三五年的和平期,來發展壯大自己。就守衛金陵來說,最少最少也得三萬人馬。可是整個江南西道才2萬人馬,嶺南東西兩道和在一起才3萬人馬,然後荊南道2萬人馬。如果,宣州的叛軍還是真的向西進軍,對楚國來說,就被動了。想平叛亂,沒有多餘的軍隊啊!

“王樞密,你是不是過慮了。先不要說這宣州的叛軍會不會西進,就算他們西進,朝廷也可以搶先一步,傳令馬提督,由他來調配江南西道的兵力,堵住叛軍西進的道路,將叛軍給困在涇縣,到時候,他們無路可走,除了和談,還能做些什麼呢?”江文蔚說道。這老頭原樣:宜撫不宜剿。

“徐愛卿,你的意思呢?”馬雲看了眼默不作聲的徐仲雅,詢問道。

“臣,臣在想涇縣縣令廖居素等人為什麼會和叛軍同流合汙,而不是竭力死戰呢?”徐仲雅沒有正面回答馬雲的問話,反而丟擲了一個問題。徐仲雅的話說得輕飄飄的,可卻是說出了一個事實:張仁發不過一個屠戶罷了,他最開始的時候怎麼可能一下子糾集那麼多的百姓啊,再說,就算楚國的新政對百姓來說有些虧損,可總比李唐的時候,大錢形同廢紙一樣,要好一些吧!另外,你要考慮到這是五代時期,老百姓對官員的敬重和懼怕,那是很厲害的,如果靠著涇縣的城牆,再加上那些捕頭衙役,組織一些城中百姓,對付那些沒有什麼攻城器械的叛軍來說,肯定可以堅守一段時間的,等到錢清的大軍到了,那還不是輕鬆的將叛軍給撲滅了呀?

這問題一丟擲來李驤和趙普心裡就“咯噔”一下,眼睛忍不住就瞟向了馬雲。御座上的馬雲並沒有真是意識到徐仲雅話裡面的含義,他嘴角一撇,冷冷的說道:“這個涇縣縣令廖居素不是自居護國平章事嗎?想必他對我們大楚是懷恨在心了。有這麼一個反抗的機會,他當然不會放過了。哦,對了,趙愛卿,李景最近在長沙都做些什麼啊?”

馬雲的口氣很是平淡,也聽不出來他心中的好惡。不過趙普畢竟跟隨馬雲多年了,他眼睛轉了轉就猜到了馬雲的心意,躬身說道:“大王,違理侯李景在長沙的宅院裡,閉門不出,整天也無非寫寫詩詞罷了。恩,太上王在長沙的時候,還曾經和違理侯一起談論過詩詞,違理侯還曾經寫了一首詞,太上王甚是讚許,稱讚他是當代第一流的詩人。”

馬雲一笑而罷。

徐仲雅站出來繼續說道:“大王,李氏父子在江南執政近30年,小恩小惠不斷。江南百姓多受其愚弄,臣以為李氏在一天,這江南百姓恐怕就很難盡服,這。。。是不是。。。”

徐仲雅的話吞吞吐吐,可是意思卻很明顯,他主張把李景一家給做了。王朝的更替,從來都不是脈脈溫情的,即便是性子和善的李昪(李景他爹),還不是一樣將自己的上司,吳王一家全部給圈禁起來,讓他們自生自滅。

馬雲搖了搖頭,斷然拒絕道:“李景之所以失國,無非有三:第一,用人不賢;第二,疏於國政,第三,不體恤百姓。我們大楚之所以能夠橫掃江南,靠得也就是體恤百姓、勤於國政、群臣賢明。國家穩定在於百姓,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只要百姓擁護我們,李氏一族,又怎麼可能死灰復燃呢?”馬雲先給下面的幾位大臣帶了個高帽,接著又自吹自擂起來。這一下就把基調抬得好高,徐仲雅默然不語了。

馬雲接著說道:“即便是那張仁發,嘿嘿,難道他心裡真的就是想為李唐復國嗎?如果他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