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查還是原愛州刺史)發生了矛盾,處於南方的吳權帶著自己原愛州的一票兄弟氣勢洶洶的殺向交州,皎公羨打不過吳權,就向劉氏投降了,可沒等劉氏的援軍趕來,吳權就打下了交州,其後也擊敗了劉氏的援軍。
此後,吳權就在交州的治所螺城(今河內北)建立官職,修訂朝儀,整頓安南事物,自稱吳王。公元944年,吳權病逝。交州陷入了內亂。這吳權本來是楊廷藝的女婿,他當了吳王之後,就立了楊氏做了王后。他臨死前,就把自己的大兒子吳昌岌託付給自己的小舅子楊三哥,讓楊三哥照顧一二。誰想到這楊三哥不是個東西,吳權剛掛,這楊三哥就自立為王,叫做楊平王(不倫不類的一個稱號)。吳昌岌沒辦法就外逃到了南冊(今海陽),依附當地的豪族範令公,繼任為新的吳王,指責楊三哥篡權。這楊三哥出於安撫地方豪族的考慮,就把吳昌岌的弟弟吳昌文收為義子,說是等自己百年以後,讓吳昌文繼任為王。
在安南,交州、原愛州歷來是中原朝廷控制首要地方,其餘的州縣,更類似於羈縻州。等安南到了吳權手上的時候,只是勉強保持了平穩。吳權只不過是安南地方豪族中實力最大的一個。他死後,別的豪族對吳氏和楊三哥都不是很在乎,再加上西部的峰州承化縣西部華間洞蠻族丁部領起兵造反,楊三哥派兵吳昌文以及部將楊佔利、杜景碩帶兵鎮壓,吳昌文走到半路上,居然把這兩個人給成功策反了,吳昌文佔據峰州,自稱南晉王,和楊三哥翻了臉,同時還和自己的哥哥聯絡,共同出兵,要討伐楊三哥。
這麼一來,安南地方豪族紛紛而起,矯公罕據自鶴縣、杜景碩據杜洞(今清威縣)、陳覽據布海日(今奇布)、吳日慶據唐林(今福壽縣)、李掛據超類(今順城〕、阮捷據仙遊、呂唐據細江、阮超據西扶烈(今青池)一共十二個人,各自割據一方,既不鳥吳氏兄弟,也不理楊三哥。安南亂到了極點。
馬雲翻著送來的情報,這情報這是一個大略,不過短短2個月的時間,能做到這一步已經相當不錯了。他關鍵的看了看幾個數字,安南的兵力,交州的楊三哥兵力估計最多隻有一萬人,至於割據一方的十二使君,兵馬少的不過二三千人人馬。倒是那個蠻族的丁部領,手下的人馬不多,卻極是勇猛,向來殺人如麻,擊敗吳昌文兩次。
這書房異常安靜,在下面坐著的幾個人,李驤、趙普、馬光猛、蕭益、孫光憲、邵挺捐、潘崇徹等人早就知道了馬雲心思,這位大王,對交州是垂涎三尺的。
軍方的馬光猛、邵挺捐、潘崇徹等人滿不在乎,在他們看來,交州相對與李唐、吳越,簡直就是小case,甚至連清源軍(泉州、漳州)等比不上,這安南地盤不大,人口就更是少得可憐了。就廣南東道來說,也就是今天的廣東省,也才十五萬餘戶,一百三四十萬人口。這安南統合在一起,能有個三十四萬人都不錯了。特別是邵挺捐,躍躍欲試,頗有到交州大戰一場的意思,當年漢軍雖然敗在吳權的手下,那不是漢軍軍力薄弱,而是漢軍的統帥劉洪操是個沒見過市面的公子哥。邵挺捐新近才加入楚國集團,巴不得出兵打仗,好立下點功勞。
文官方面,孫光憲有點惆悵,他不是很贊同。理由很明顯,自從馬雲即位一來,第一年和劉氏在封州大戰異常,第三年初北伐,得到了山南東道,九月份又南下嶺南,滅掉了劉氏。年底的時候,又得到了泉州。可以說是連年征戰,雖然是連連勝利,可畢竟勞民傷財。他不擔心軍隊的問題,他擔心的是國家沒有銀子啊。
他猶豫了一下,說道:“大王,眼下咱們國庫並不富裕,這。。。”
他話沒說完,馬雲就笑道:“孫愛卿,你的意思。寡人明白。諸位,你們覺得寡人是不是有點窮兵黷武啊。今年也沒有外人,寡人就實話實說,咱們大楚,現在地方是大了,可是在諸國裡面恐怕是最窮的一個了。像中原,要人有人,地方上到處都是便於耕種的良田。像李唐、吳越建國很久了,國庫豐腴,至於蜀國,站著天府之國,想窮都窮不起來。只有咱們大楚,地方是很大,可很多地方都是荒無人煙的叢林啊。真正的良田又有幾塊呢?唐州、鄧州、荊州、安州、襄州、廣州、嶽州,除了這幾塊地方,別的地方都是新近開發的,要想把荒地變成良田,每個三五年怎麼能行啊?西道江(紅河)下游平原,可是南方少有的良田了。寡人的意思,趁著安南變亂,咱們把漢人較多的交州、原愛州給拿下來,進而威懾南方的幾州。”
李驤算了下,說道:“如果大王只是想南下交州和原愛州的話,我們只用出動2萬人,應該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