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光死了,拽刺失去了大靠山。但是拽刺在契丹的地位並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一來是因為血統高貴,正統的皇室後裔;二來,當年的中原大潰敗,耶律德光命喪邢州,大部分的將軍也是損兵折將,在中原吃虧的人實在是太多了,也在馬雲手下吃虧的事情,也算不上什麼大事;三來,這傢伙長得白白淨淨,一肚子都是儒學經典,在有點茹毛飲血的契丹,還是很有賣相的,所以,他日子混的還不錯。特別是耶律璟當了皇帝之後,對他更是信任有佳。
按理說,像拽刺這樣的身份,是不需要大老遠的從上京跑到錦州來,巴巴的迎接馬希萼的。可拽刺心裡打著小九九呢,他和別的契丹王爺不一樣,別人或多或少都有戰功,而他基本上與戰功絕緣,可是他有自己的特點,他漢學好啊。所以,他想假借著這次迎接馬希萼的機會,將自己的才華在同僚面前,在家族成員之中徹底的展露出來。就他的交友範圍來說,基本上都是廝殺漢,跟那些人沒有共同語言啊,不僅展示不出來自己的優點,反而把自己的缺點徹底的暴漏了。所以,他想和馬希萼侃侃而談,想將自己這麼多年來學的詩詞歌賦、琴棋書畫,還有字謎畫謎的全部在國人的面前展示展示。
雖然拽刺來的一路上雄心勃勃的,可是,他也像沒有想到自己運氣居然這麼好,對面這個王爺似乎有點草包,張嘴就送給自己這麼打一個禮品,讓他有機會揶揄一下江南的文人。他這下子心裡滿意到了極點,拉著馬希萼的手,噓寒問暖的。
他高興了,馬希萼心裡卻膩味透頂了。契丹人對中原百姓看法不好,江南的百姓對契丹人看法也不咋地的,由於隔著箇中原,再加上捕風房有傾向性的宣傳,江南人倒沒怎麼覺得契丹人是如何的善戰,如何的嗜殺,恰恰相反,江南人都覺得契丹崛起於蠻荒之地,不客氣點的說,那就是蠻夷啊,雖然有點武力,最多也就是個粗魯的蠻夷,即便是契丹人佔了燕雲十六州,江南人也不認為那是契丹人善戰,而認為那是石敬瑭太笨蛋了。契丹人你有什麼好吹牛的,你丫就是一當代的“夜郎自大”。
作為江南人的一員,馬希萼心裡也是這麼認為的。可是,不知禮節、不懂廉恥的蠻夷,居然第一句話就挑自己的毛病,而且還是在大庭廣眾面前,說的還是一個讓自己無法辯駁的問題,這讓馬希萼心裡很是惱火。他一點也認為是自己孤陋寡聞,反而認為是拽刺故意起一個讓人誤解的名字,你起個“旺財”、“富貴”一類的名字,爺不就知道你這是名,不是姓了嗎?幹嘛非要叫什麼“拽刺”?
馬希萼心裡不爽,臉皮卻是極厚的,他瞟了拽刺,辯解道:“呵呵,不好意思,不好意思啊,最近有幾個大食人來到了金陵,他們名字都是姓名都是顛倒的,什麼‘咕咕雞莫漢摸的’一類的,哎,那些人畢竟離中原太遠了,沒有受過教育。可貴國和咱們大楚都是信奉儒家的,本王還以為貴國的姓氏和我們大楚差不多呢。沒想到你們居然和大食那樣的偏遠之地,同樣的命名法啊!哎。。。遺憾啊。。。”馬希萼人模狗樣的嘆息道。
第122章 把爺的馬車開來
第122章把爺的馬車開來
沒吃過豬肉,還能沒見過豬鬃。拽刺好賴也學習很多年的儒家文化,對中原人指桑罵槐的本事,還是明白一點的。再說了,馬希萼說話的水平也不咋地,這話說起來委婉的很勉強,基本上就屬於當面罵契丹人不知禮節了。拽刺心裡很不爽。契丹人口不少,可耶律這個姓氏,不僅是契丹皇族的姓氏,也是契丹的大姓,一般姓耶律的人,自我介紹的時候,自己就說自己的名字,不帶姓氏。所以,剛才田雨的介紹不能算錯,要怪也只能怪,這個什麼湘陰王不學無術。
拽刺被馬希萼搶白之後,強壓著心裡的不爽,對著馬希萼拱了拱手,說道:“湘陰王,眼下正是苦寒時節,你是南方人,來到我們契丹,恐怕不太適應吧,萬一凍病了,凍傷了,豈不是傷了兩國的顏面。來人,給湘陰王拿兩件狼皮大衣來禦寒。對了,再拿一頂虎皮帽來。”
馬希萼瞄了一眼契丹人身上那毛茸茸的皮大衣,嘴角不禁瞥了下。狼皮大衣?看樣子,這個什麼拽刺身上穿的這件灰了吧唧的大衣,應該就是狼皮大衣了,這毛刺刺的樣子,穿在身上應該挺扎人的吧。偏僻之地,孤陋寡聞的人,真是不知道好賴啊,別的不說,但看我身上這件銀狐大衣,那是用幾十張上好的狐狸皮做成的,毛絨絨的,又保暖又柔軟,這銀白色比你那灰禿嚕的顏色也好看不少啊。再看咱著做工多細緻啊,比你們這好像縫布一樣縫起來的大衣,更是精緻不少。至於帽子,老子的帽子再差也是王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