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張永德送來緊急公文,難不成馬雲恥於失敗,再次興兵報仇了?不對呀,馬上就過年了,這天寒地凍的,那是打仗的好時節啊,就算是要報仇,等來年春天不好嗎?
王樸心裡一沉,道:“莫非是泗州、宿州有變?”他見郭榮沉吟不語,自己扭頭衝太監說道:“去,叫丁克重進來。”
那太監卻是不動,瞟了眼郭榮,見郭榮點頭,這才慌不迭的跑回去了。過不多是,一個身穿官服的中年人走了進來,這人身材魁梧,濃眉大眼,鄂下三寸短鬚,官服齊整,看起來神采奕奕,只不過眉目之間總是有那麼一點點的憂慮。他微微低垂著頭,快步走到郭榮身前,跪下施禮道:“陛下,這是剛剛收到的淮南前線的緊急公文。”
按著禮儀規矩,應該有郭榮身邊的小太監從丁克重手上拿過公文,在專程給郭榮,可郭榮卻是一個急性子,他伸手就拿了過來,開啟一看,果然宿州丟了,泗州也是岌岌可危,淮南的朱元部已經分兵進入了宿州和泗州,張永德上奏朝廷,是否發兵討伐。不愧是緊急公文,上面對宿州、泗州丟失的原因,也是簡簡單單的幾個字概括:亂民造反,開門迎賊。
郭榮隨手將公文遞給了王樸,他問丁克重道:“張永德派誰來報信的,你可清楚宿州、泗州是怎麼丟的嗎?”像這樣的緊急軍文,看內容是一方面,詢問送信人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項,畢竟,公文是要存檔的,有些話不好在上面直接寫。
“臣仔細詢問了送信人,據說。。。據說是因為稅收的問題,宿州、泗州的百姓才鋌而走險,反抗天朝的!”丁克重說道。
稅收?郭榮頓時明白了。大周稅重,楚國稅輕,泗州、宿州原本是楚國的地盤,向來輕徭薄稅,可換成了大周治下,賦稅增加了一倍,有些人就受不了了。
第118章 宿州、泗州
第118章宿州、泗州
宿州、徐州的問題,可以說是楚國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摸索出的適應於新鬥爭形勢下的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完全可以概括總結為“淮北特色”。用一句比較潮流的話來描述,就是因地制宜、以人為本創造性的解決了歷史遺留問題。
三年前,郭威反漢,幹掉了劉承祐之後,又哄騙劉崇的傻小子武寧君北上,妄圖兵不血刃的解除藩鎮武寧對於汴京的威脅,誰也沒想到的是,劉贇走是走了,可是他的部將卻帶著徐州、宿州投降了楚國。郭威盛怒之下,就出了毒手,讓軍隊假扮馬賊,在徐州一帶肆掠,搞得民不聊生。
沒想到,楚國人才濟濟,竟然化劣勢為優勢,化被動為主動。馬雲一紙詔令,宿州、徐州二十餘萬百姓一夜之間變成了建築工人,挖渠道、修馬路,按照做工的多少來領取糧食、銅錢。幹活有工錢,種地稅也輕,唯一不好的就是,要加入鄉兵,定時參加訓練。可這些相對於賦稅繁重的中原來說,簡直就是天壤之別,所以,宿州、徐州百姓很快就和楚國同心同德了,馬賊在徐州也漸漸混不下去了。
可宿州被大周攻克之後,陡然情況變了。活還是要幹,運糧拉、築城了,種類不僅沒有減少,還增加了不少,可是幹活不給錢,按照大周的解釋,這屬於徭役,就是純粹為了大周封建主義建設做貢獻了。這活兒,還是必須的,你幹也得幹,不幹用鞭子抽著你幹。再加上種地交的稅又翻了一番。這一下子,宿州內外,怨聲載道。懷念楚國,從言論到行為,越來越嚴重,很多人直接偷偷跑到徐州去了,就算不種地,在徐州做工也足夠養活自己了,而且,只要拿著楚國堪發的地契,等楚國收復宿州的時候,該是我的地,還是我的。
百姓這麼一跑,宿州刺史受不了了,派軍隊堵截道路,抓捕逃亡百姓,一日能抓數百人,這麼一來,就猶如滾燙的沸油碰到了水滴,“砰”的一下就爆燃了,作亂造反的百姓此起彼伏,讓早就虎視眈眈的朱元,逮著機會,一鼓作氣,拿下了宿州。
丁克重雖然言語不詳,還遮遮掩掩的。可郭榮還是猜出了原因,他無奈的擺擺手讓丁克重退下,眼神中意氣風發之意減退,換上了憂慮的神情,對著別的大臣,他或許還會掩飾自己內心的想法,可面對王樸這個良師益友,他卻總會流露自己最真實的想法。
毫無疑問,宿州造反的事兒,對郭榮挺打擊的。楚周對立,楚國有不會主動投降,這天下必然是要一塊一塊的打下來,如果都想宿州這樣,今天打下來,明天又守不住,這。。。長此以往,這還能贏嗎?
“陛下,百姓都知道,飯要一口一口的吃,路要一步一步的走。大戰剛過,穩定天下,才是第一步,然後以強擊弱,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