們了。在這種情況下,契丹人寧可先和我們決戰,也不願意先北歸,而後在南下和我們決戰!”李谷說道。
“李愛卿,你的意思是,我們也要拖上一拖嘍?”郭榮笑著問道。
“不,我們要掌握契丹人北歸的具體時間,等到他們前部已經北上,整個大軍軍心震動的時候,再突然緊逼幽州,逼迫契丹人和我軍決戰!他們北歸的時間,很重要!”李谷說道。
契丹人的大軍北上,留守幽州的契丹人必然是死守,半個月之內,周軍就可能攻破幽州城?幽州城可不是固安縣,這個難度恐怕很大的!一旦師老城下,腹背受敵。周軍可就麻煩了!
“幽州一帶,契丹人斥候遍野,他們什麼時候撤退,我們恐怕很難猜測的啊!”王濮猶豫著說道。
“王相,這個不難,你忘了高勳這個人嗎?”李谷笑著說道。
第192章 真議和
第192章真議和
“天下百姓苦啊!”李谷搖頭晃腦的感嘆道。對面的高勳卻雙眼一亮,精神開始振奮了起來。
在儒家傳統觀念中,一家一戶講究的就是“忠孝傳家”,各位皇帝老大們也都是自封以“孝”治國。這個“孝”字,可不僅僅指的是孝敬老人,更多情況下,是一種個人品德的昇華。翻開歷史書看一看,正面人物絕大多數都是“孝”的,反面人物則相反,就算他非常孝敬父母,他也絕對不會提。這“孝”不是一家一戶的小“孝”,而是一種博愛,一種仁德。具體到政策上來說,皇帝頒佈政策,也往往是為了百姓,為了天下。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這句詩膾炙人口,大家都清楚,可是裡面深藏的東西,卻很少有人體會得到。大唐嶺南到長安的驛道修得這麼好,皇帝陛下的聖旨上肯定是為國為民,可實際上,他為的什麼,為的是“妃子笑”!
契丹和大周國情不同,主要的生產力表現方式不同,一個是農耕,一個是畜牧。可是,兩個國家都是推崇儒家經典。作為體制內得人,李谷一說“天下百姓苦啊”,高勳立刻就意識到這傢伙是在暗示自己他準備談判了。
“是啊,百姓的疾苦,我皇陛下整日掛在心間!眼見這兩國開戰,我皇陛下整日是茶飯不思,心繫百姓啊!”高勳感慨道。
耶律璟茶飯不思?那肯定是想喝酒了嘛。李谷心中暗暗腹誹著,可嘴上卻說道:“我皇陛下向來是以孝治國,以仁治國。此來燕雲,也是為了故地百姓啊。既然貴國皇帝慈悲為懷,那麼就請將燕雲十六州還給我大周吧。大週上下必然是感恩戴德,為貴國皇帝樹立生詞,春秋四季供奉,絕不敢有絲毫怠慢!”
高勳眨了眨眼,差點就想把手裡的筷子扔到李谷的臉上。丫的,見過不要臉的,可從來沒見過這麼不要臉的!十六州地盤,百萬人口,就換了一個祠堂,你當我們契丹人是凱子啊!高勳有點氣憤,說道:“我主願送貴國皇帝牛羊十隻,換取貴軍退回中原!”
高勳這傢伙機變是差點,可是有一樣,他以不變應萬變,丫,油鹽不進!
兩個人一下子就成了針尖對麥芒了。李谷也不怎麼生氣,他反而呵呵一笑道:“高兄,不愧是契丹忠臣!李某佩服。”
“不敢,在下世受國恩,不得不如此耳!”高勳推辭道。
“恩,高兄,你覺得我大周如何啊?”李谷敬了高勳一杯酒,慢悠悠的說道。
高勳看著李谷,心中揣摩著李谷話中的意思。作為契丹皇帝的使者,他不能墜了契丹的威風,而現在他又是來求和的,就更加不能顯得膽怯。於是,他說道:“我看貴國危在旦夕!”
“哦,何以見得啊?”李谷笑眯眯的問道,他似乎根本就沒有聽出高勳話中的威脅之意,彷彿高勳只是在說一顆大白菜一樣。
“楚國和貴國勢不兩立,可貴國卻出動大軍遠征於我山南之地,如果楚國揮軍由南而北,我契丹則由北而南,不知貴國如何應對啊!”高勳笑呵呵的說道。
“哈哈哈。。。”李谷指著高勳大笑不止。
高勳臉上有些不悅,他問道:“不知李大人為何發笑啊?”
“人都說高勳高大人乃契丹後起之秀,高派的二代代表,今日一見,見識竟然如此淺薄,讓我忍不住發笑!”李谷毫不客氣的說道。
高勳臉一黑,心裡卻萬分不服的說道:“不知下官說的,又有哪裡錯了。哼,不錯,汴京之戰,貴國確實是勝了,可依下官看,勝的也極為驚險。如果楚軍有我統帥,我萬萬不會再宋州分兵,使自己的一路精銳遠赴京東極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