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過史書的慈禧知道,太后臨朝聽政在漢代高祖劉邦死後就已經出現了,可呂后是如何臨朝聽政的,文獻缺少記載。此後,東晉的歷史上也有太后聽政的,為了規避不得直面男人的規則,便在朝堂上垂簾執政。
東晉康帝司馬嶽僅做了兩年的皇帝就死了,兩歲的兒子司馬聃即位,是為晉穆帝。由於穆帝年幼,無法親理朝政,領司徒蔡謨等人要求太后聽政,小皇帝的母親褚蒜子以皇太后身份臨朝稱制。永和元年(345)正月新年朝會上,皇太后褚蒜子抱著小皇帝登臨太極殿前殿,大會群臣。大殿之上,為臨朝的皇太后褚蒜子專設了白紗帷帳。褚蒜子懸掛簾子在朝堂聽政,既象徵性地迴避了與男人的直接接觸,又代小皇帝處理了朝政。在向傳統文化妥協的條件下,促成了皇權的連續發展。於是,太后垂簾就成為中國歷史上一種封建專制主義皇權統治的特例,被那些企圖臨朝稱制的太后們奉為圭臬。
電子書 分享網站
第六講 垂簾聽政(2)
慈禧聽政也必須遵循垂簾的慣例。
九月三十日,抵京的第二天,慈禧就頒佈上諭,對於聽政一事“著王大臣、大學士、六部、九卿、翰詹科道,將如何酌古準今,折衷定義之處,即行妥議以聞”。經過大臣們一議再議、一改再改,經過半個月的反覆磋商,一份史無前例的的垂簾章程終於出籠,對兩宮太后垂簾一事作出規定:
兩宮太后召見、引見臣下時,都需要隔著簾子進行。
召見、引見是很有講究的。
除了定期的朝會大典以外,清朝皇帝與大臣的交流有兩種比較常見的形式:摺奏與面奏。而臣下面奏皇帝時,又分為召見、引見。召見,俗稱“叫起”,皇帝要商議軍國大事時,就召見御前大臣、軍機大臣、六部九卿等官員,召見時必須由重要的官員帶著面見,這些重要的官員主要是親王、御前大臣輪流帶領;引見,俗稱“遞牌子”,是被任命的有一定品級的文武官員上任之前,面見皇帝,引見需先進名單、履歷折、綠頭籤,一人或數人覲見。召見或引見的官員須由奏事處的太監傳旨,直呼被召見人的姓名然後領進屋,大臣進來必須先跪安養心殿明間,口稱“臣某某某恭請皇上聖安”,滿人則稱“奴才”,起立後趨走到皇帝所坐近前,在預設的白氈墊上再次跪下,皇帝問即答。無論召見、引見的時間有多長,官員必須一直跪奏,待皇帝說“跪安”,方表示談話結束,才可起立後退至門口,然後轉身退出。清代只有極少數人因身份特殊,可坐或站與皇帝談話。如順治時攝政王多爾袞免禮儀,康熙時顧命大臣鰲拜賜座談話,同治初期議政王奕訢、光緒時期醇親王奕不僅“王爵世襲,食親王雙俸”,並“免召對叩拜”,即可站立與皇帝談話。但也不是永遠不變,如恭親王在同治時以議政王身份可站立談話,但進門時也要跪安。在光緒時期恭親王只是領班軍機大臣,就必須跪奏了。跪奏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因此大臣們都練就了言簡意賅的本領,常常在三句話內就將問題說清楚,以免皇帝繼續追問,以減少跪奏的時間。而且多半用厚棉絮做成護膝,以免跪奏時間過長引起疼痛,並且經常練習以免“失儀”(清制君前“失儀”要受處分)。清代筆記載:同光時軍機大臣王文韶年屆七十,仍每日在家練習下跪。皇帝召見大臣在養心殿的東暖閣,引見大臣則在養心殿的明間。
為了顯示兩宮太后聽政與歷代皇帝處理朝政沒有區別,是政權的延續,慈禧決定召見、引見臣下時,地點不變,依然在養心殿,只是隔上了薄薄的簾子,在東暖閣召見時,在東大牆前的欄杆上罩上一幅黃幔;在明間引見時,則用八扇黃色紗屏相隔。
慈禧如何引見大臣?
咸豐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後來光緒皇帝的老師翁同龢與其父親翁心存被引見時即在明間,翁同龢記載了引見的過程。是日黎明,翁同龢與父親入宮,辰正(上午八時),引見於養心殿的明殿,慈禧、慈安坐在精緻、華麗的八扇黃色屏風的後面,透過紗屏,可以依稀看到兩宮太后分別端坐在左右兩側。小皇帝坐在屏風前的御榻上,前面設有御案。恭親王奕訢立於左,醇郡王奕立於右。吏部堂官遞綠頭箋,奕訢接後呈送皇帝案上,小皇帝示意,再由醇親王送至簾前,由簾內的首領太監接下,捧至兩宮太后的案前。前後引見半個多鐘頭,即退出。
養心殿東暖閣太后垂簾聽政處在被太后引見的時間裡,翁同龢與其父親翁心存與太后進行了怎樣的交流,翁同龢沒有記載。但在同治七年十一月,曾國藩由兩江總督改任為直隸總督時,在上任前被兩宮太后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