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工程。慈禧感到事態嚴重,若繼續一意孤行,自己必然陷入輿論的汪洋之中。慈禧頗有壓力。
第二十講 六旬慶典(4)
放棄不甘心,一味堅持又壓力重重,慈禧進退兩難。於是,在堅持慶典繼續進行的同時,慈禧表面上對慶典的規模進行了限制。
八月二十二日,慈禧匆忙釋出懿旨:“著由宮中節省項下,發出內幣銀三百萬兩,交由戶部陸續撥用,以收士飽馬騰之效。”
八月二十六日,慈禧又發懿旨:“所有慶辰典禮,著仍在宮中舉行,其頤和園受賀事宜,即行停辦。”(《光緒朝東華錄》)
八月二十九日,慈禧又發懿旨:一切點景俱暫停辦。工程已立架油飾的不再添綵綢(《翁同龢日記》)。
這也許是慈禧最大的讓步吧,正當臣下為慈禧懿旨“額手稱道”的時候,慈禧為敷衍輿論而採取權宜之計的策略暴露無遺。因為,從九月二十五日,王大臣以及外省各大臣呈進萬壽貢物,拉開了慈禧六旬慶典的序幕。從十月初一起,內外臣工“穿蟒袍補褂一月”,隆重的祝壽活動正式開始了。自此,宮裡日日有隆重的慶祝活動,直到十月十七日六旬慶典才告結束。
十月初十日,是慈禧六旬慶典的高潮。這天,寧壽門外至皇極門外設慈禧皇太后儀駕。辰刻,慈禧御禮服,由樂壽堂乘八人花杆孔雀頂轎出神武門、進北上門,至壽皇殿列聖前拈香行禮。又至承乾宮、毓慶宮、乾清宮東暖閣、天穹寶殿、欽安殿、鬥壇等處拈香行禮畢,還樂壽堂。巳初,慈禧由樂壽堂乘八人花杆孔雀頂轎出養性門,升皇極殿寶座。禮部堂官引光緒帝於寧壽門中門入,詣慈禧前跪進表文,宮殿《點石齋畫報》之“太后聖壽”
監侍一員跪接表文,安於寶座東旁黃案上。光緒帝步行至寧壽門檻外拜褥上立,率諸王大臣等行三跪九叩禮。禮畢,還宮。隨後,接受皇后、瑾妃、珍妃、榮壽固倫公主、福晉等參拜。禮畢,慈禧還樂壽堂,升寶座,光緒帝詣慈禧前跪遞如意畢,皇后率瑾妃、珍妃等詣慈禧前跪如意畢。慈禧由樂壽堂乘八人花杆孔雀頂轎至閱是樓院內降輿,光緒帝率皇后、瑾妃、珍妃跪接、進膳、進果桌、看戲。戲畢,光緒率皇后、瑾妃、珍妃跪送,慈禧乘八人花杆孔雀頂轎還樂壽堂。
如此的規模、如此的歡慶,令親身參與慶典的翁同龢瞠目結舌,在日記中他寫道:“濟濟焉,盛典哉!”(《翁同龢日記》)
而這一天,日軍攻佔了遼南重鎮大連。國土淪喪、重鎮失守、民眾慘遭屠戮的危殆時刻,慈禧卻在宮中升殿受賀,大宴群臣,並接連賞戲三天。這是一個怎樣腐敗的統治者,這是一個怎樣無能的政府!
慈禧太后賞戲班銀單當一個王朝把最高統治者的壽誕看得比民族的興亡還重要的時候,這個王朝就走向了毫無希望的窮途末路。據後來史料披露,日本政府之所以選擇光緒二十年發動這場侵略戰爭,原因之一就是:“日知今年慈聖慶典,華必忍讓。倘見我將大舉,或易結束,否則非有所得,不能去也。”(《李文忠公電稿》)
慈禧的六旬慶典在日軍肆意侵略的戰火中徐徐落下帷幕,朝野上下群情激憤,後來人們撰寫對聯來表達對慈禧所作所為的憤慨之情:
萬壽無疆普天同慶
三軍敗績割地求和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後記
2006年5月,應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百家講壇》欄目之邀,我去錄製了二十七集系列節目《慈禧》。該系列節目分為上、下兩部分,上部於2006年7月17日至30日的週一至週六播出;下部分則於2007年1月15日至31日的週一至週五播出。
《慈禧》播出以後,很多人都問我:清朝歷史上有那麼多人物可講,為什麼單單選中慈禧?回答這個問題,真是一言難盡。簡而言之,當我們面對著歷史長河中數不清的人物進行思考的時候,就會發現,有些人是“爾曹身與名俱滅”,永遠地被後人遺忘;而有些人則雖死猶生,他們就像幽靈一樣飄忽於我們的生活舞臺,不時現身,甚而影響我們的生活。這樣的歷史人物就應引起我們的關注,並對他們的人生軌跡進行追蹤和思考。慈禧即應歸屬於後者。
從咸豐十一年(1861)慈禧透過辛酉政變走上清朝的政治舞臺,直到光緒三十四年(1908)死去,在近半個世紀的時間裡,作為大清王朝的實際統治者,慈禧幾乎沒有片刻離開過她視之為生命的權力。在她的統治下,古老的中國更深地滑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伴隨著一個個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