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光腳的不怕穿鞋的。
已經低到塵埃裡,低無可低,你還能把我怎樣?
“妾身明白。”十一娘忙對徐令宜表示同情,“只是覺得讓侯爺受委屈了。”
徐令宜聽著目光一滯,不以為意地笑道:“本是我的錯,我有什麼委屈的!”嘴角卻忍不住翹了起來,洩露了心思。
十一娘看著好笑,乾脆大方到底:“至於弓弦衚衕那邊,侯爺不用擔心。我去說。”又道,“大哥是明理的人,應該一聽就會明白。”
徐令宜愕然,繼而深感慰藉,拍了拍十一娘手:“哪用得著你出面。我會親自去跟岳父說的。”
“不如我們一起去吧!”十一娘想了想,道,“鳳卿的事畢竟不能明說。有我在場,父親縱有不滿,也可勸勸。”
有十一娘表態。羅家那邊肯定會事半功倍。但他行事一向沒有讓女人出頭的道理,偏偏十一娘又是一片好心……拒絕的話就頓了頓,臉上不由露出幾分猶豫來。
十一娘看得分明。
有大男子主義的人就是這樣,什麼都喜歡自己扛著。雖然女人會過得很安逸,但從長遠來說,兩人之間也會少了些溝通,甚至會出現漸行漸遠的局面。她不反對徐令宜代她做決定。因為徐令宜是土生土長的古人,比她更懂得、更擅長在這個世界生存的遊戲規則。可這並不代表她願意不明不白的服從。
“侯爺。夫妻齊心,其利斷金。”她委婉地道,“這既是徐家的事,也是我們倆口子的事。”
“好吧!”徐令宜很喜歡“夫妻齊心”這句話,他爽快地道,“我們一起去!”
“事不宜遲。既然要認下,年前要上族譜,孩子還要參與祭祖。與其讓別人告訴父親,還不如我們事先去打個招呼。”十一娘笑道,“不如趁著下午沒事,去趟弓弦衚衕?”
徐令宜沒想到她雷厲風行,說做就做。怔愣了片刻,笑道:“也好。區家步步緊逼。這件事的確是宜早不宜遲。”然後正色道,“你看,孩子養在誰的名下好?”
這可是件大事。
如果養在秦姨娘名下,她已經有一個兒子了,再認一子,無疑將會是身份最尊貴的姨娘——自古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而能為家族添丁,就是對這個家族最大的貢獻;文姨娘身後有文家。如果孩子養在她名下,就算文姨娘沒有什麼想法,只怕文家都會不消停;至於喬蓮房。她年紀還輕,以後肯定會有自己的孩子。一方面,她願不願意是個問題,另一方面,自己目前和她沒有什麼太大的矛盾,但不擔保以後也沒有矛盾,如果到時候她把鳳卿當槍使,那就讓人頭痛了!
念頭一閃而過,十一娘決定還是聽聽徐令宜的意思再做打算,也可以趁機看看他心裡最看重哪位姨娘。
要知道,有兒子和沒有兒子的姨娘,那可是天壤之別。
“侯爺的意思是……”十一娘望著徐令宜。
聽自己的意見……也就是說,十一娘覺得養在哪位姨娘名下都不好。
他想了想,道:“養在佟姨娘名下如何?”
十一娘怔住。
佟姨娘已經過世了……養在她的名字,等於是把這個孩子全權交給了自己。
徐令宜認真地道:“雖然說我認了這個孩子,可掩耳盜鈴的事還是要做一做的。對外就說是佟姨娘託夢給我,說死後沒有香燭供養。正好我在善堂看到一個長著鳳眼的孩子,就手提了回來,寄養在佟姨娘名下。這樣對外可以交待,你也好行事。當然,這是內宅的事,你要是不願意,還是以你的意思為準。”
對於十一娘來說。沒有比這更好的辦法了。
“侯爺……”她望著徐令宜,一時不知道說什麼好了。
十一娘可從來沒有往這上面想。
徐令宜的這個決定,至少說明了他對自己的尊重。
“好了。”徐令宜見十一娘眼中閃過感激,心情大好,笑著起身,“我們去跟太夫人說一聲,這就去趟弓弦衚衕。還有紅燈衚衕老侯爺那裡也要去說一聲才是。小五那裡也要交待清楚。免得我們費心給他收拾了亂攤子,他還覺得把孩子養在家裡天天晃他的眼睛。還有範維綱那裡,王勵那裡,也要寫信抱怨一番才是……到處是事啊!”
這事不是解決了嗎?沒必要寫信給範維鋼和王勵等人抱怨吧?而且,徐令宜也不像是那種遇事會抱怨的人啊!
十一娘有些意外。
“我們要是真的什麼都不做。那和把謠言強壓下去有什麼兩樣。”徐令宜見十一娘目帶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