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待十一娘問他“是不是在怪我不識大體”時,忙道:“沒有,沒有!”
十一娘只當沒聽見。繼續道:“您不知道,那幾天我遇到了二嫂,可是提也沒提一句,更別說是說幾句感激的話。這要是心胸寬廣些的,笑一笑也就過去了。要是氣量小一點的,暗地裡笑話妾身不知圖報是小,覺得自己受人之託、忠人之事卻枉奔波了一回。您讓妾身知道了實情如何面對二嫂?又如何和二嫂提起此事?”
徐令宜很是尷尬。喃喃地道:“二嫂不是那心胸狹窄之人……”
這句話十一娘卻聽到了,嘆道:“正因為二嫂不是那心胸狹窄之人,侯爺和妾身就更應該以誠相待、尊敬有加才是。要不然,妾身也不會這樣不安了!”又道,“說起來,項家二小姐要是真如二嫂所說的性格極是溫馴,與諭哥倒是很相配。我雖是他的繼母,也指望著他好,指望著他們兄弟、妯娌和和睦睦,能讓徐家興旺昌盛。這樣好的一樁事,偏生出這多波瀾來!”說著,看了徐令宜一眼。
他不由神色窘迫。但心裡還惦著十一娘要去看項家小姐的事,硬了頭皮:“那項家小姐?”
“自然要看看的!”
徐令宜苦笑。
“人家項大人同意把嫡女嫁過來,難道我這個做婆婆的問也不問一聲?”十一娘嗔道,“再怎麼說,二嫂也是項家的姑奶奶,難道還讓二嫂去跟項太太商量訂金、聘禮不成?”
徐令宜心裡一鬆:“那是應該去看看!”臉上不禁有了笑意。
十一娘起身喊雁容進來幫她更衣。
“這個時候就去?”徐令宜跟著站了起來,驚訝地望著十一娘,“會不會太倉促了些?”
“誰說這個時候去了!”十一娘橫了他一眼,“怎麼也要等到大姐的除服禮之後吧!我這是要去二嫂那裡去!”
“去做什麼?”徐令宜愕然,神色間有些緊張。
十一娘想到自己之前聽說元娘與二夫人不和的傳言……
看樣子,元娘和二夫人的矛盾已經讓徐令宜成了驚弓之鳥了!
她強忍著笑意,道:“自然是要去謝謝二嫂!二嫂幫著諭哥兒促成了這樣好的一樁姻緣,又解了侯爺心頭之憂……不知道是不知道,既然知道了,怎麼也要當面向二嫂道一聲謝。”然後猶豫了片刻,道:“侯爺也一起去吧?這樣也顯得鄭重一些。”
徐令宜聽了如釋重負,眼角眉梢都透著幾份喜悅:“自然要一起去!自然要一起去!”
十一娘掩袖而笑,叫了春末進來幫徐令宜更衣,自己在淨房裡梳洗了一番,換了件鵝黃色繡草綠色如意紋的小襖,和徐令宜往韶華院去。
路上,她主動問徐令宜:“皇長子妃會出自楊家嗎?”
“不太可能!”徐令宜道,“這件事最後還是要皇上定。”
“那侯爺說區家之事有蹊蹺,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丫鬟們都遠遠地跟在後身,兩人放緩了腳步,邊走邊說著話。
“靖海侯膝下有九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