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月上正中時,別宮那裡點燃了煙花,照得夜空五顏六色,炫目至極,兩名宮女看著別宮的方向,眼角眉梢,出奇的冰冷。
和談一直談到十月裡,沉思齊有一日回來時面有愁色,吳怡見他這表情,莫名的想起沈三成親時他的樣子,那個時候他就已經知道了馮壽山承攬了軍棉衣的事,並且本能的嗅到了危險,吳怡有些後悔自己當時沒有追問清楚,她要是多問幾句,沒準一切的事情都不會發生。
“二爺,到底是怎麼回事?是不是和談不順利?”
“是太順利了。”沉思齊說道,“經過前年的一場仗,達子知道了咱們這邊的厲害,也不敢再有奢想了,京裡的人本來也只是盼著太平不打仗,至於達子的那塊地方——誰也沒看上眼,如此兩面一拍既和,沒有談不成的,再說四王爺說樂意派農人教他們種田,讓他們不必辛苦放牧靠天吃飯,那五貝勒好像是個有心計的,對這事頗為在意的樣子。”
沉思齊是古人不知道,吳怡是現代人,自然知道東北在現代是大糧倉,在這幫古人眼裡雞肋一樣的苦寒之地,實際上是地球上難得的幾塊黑土地,更不用說石油、煤炭、黃金、原始森林,這個時代的東北,可是包括沒被老康劃界劃出去的西伯利亞……吳怡想想肉都疼。
她只能拚命告訴自己,這是平行時空,這是平行時空……“那你還犯什麼愁呢?”
“四王爺說議和大事,本不該他一人專斷,簽定國書更是不能由他來籤,已經快馬回京奏報,說要請太子來。”
太子!
在外人眼裡,往好了說四王爺這是不貪功,把自己辛苦議和摘下的果子,太太平平的教到太子手裡,讓年紀幼小寸功未曾立過的太子有拿得出手的功績,往壞了說——太子在京裡自有聖上和皇后護著,若是離了京那就是唐僧離了東土大唐,多少妖怪等著吃這一口唐僧肉!
“這個四王爺,讓人有些琢磨不透。”沉思齊說道,議和之功毫不貪戀的交出去確實能顯得他心底無私,對內愛護幼弟,對外忠於太子,這也就罷了,可這太子離京——萬一有什麼事,聖上與天下人第一個不放過的就是四王爺,無論他有沒有爭儲之心,這一步走的都是極為的冒險。
“天真的冷了呢,京裡給咱們送年貨的車馬,怕是也要到了。”吳怡看了看外面漸陰的天說道。
%%%%%%
作者有話要說:
我真的很想在後面接一句讓王氏破產吧~~~噗~~~~你們懂的
152、苦肉計、無花果
在吳怡的設想之中,太子不會輕易出京,至少不會在這樣一個冬天只帶著五百名錦衣衛,在雷定豫和曹淳的護衛下出京——在看到親自來送年貨的吳承祖時,她知道自己的設想全部被推翻了,洪宣帝像是每一個父親一樣,高估了自己的所有孩子的能力與良知。
“這麼說太子真的出京了?”沉思齊問吳承祖。
“是。”吳承祖點了點頭,“聖上說自己漸漸年邁,太子總要承擔大事。”
“皇后娘娘怎麼說?”
“自從蘆花案後,皇后娘娘就在聖上面前失了寵,她說話還不如不說。”吳承祖搖了搖頭。
“在這件事上,最不利的除了太子之外就是四王爺,若是太子出了事,他就是現成的替罪羊。”奪嫡可不是太子和四王爺兩個人之間的事,除了皇長子還有二王爺、三王爺、五王爺……太子在四王爺的建議下出京,若是出了什麼事,四王爺是脖子上套了絞繩的替罪羊,沉思齊說道。
“誰都看出了這點,四王爺又不是個傻的,他現在的作為,用我父親的話說,就是大奸若忠,現在人人都覺得他忠厚不貪功,實心幹事沒有私心,這才讓太子出京,若是一切順利,太子簽定了國書返京,他日後就是王爺裡的頭一份。”吳承祖說道吳怡默默的在一旁不說話,吳承祖說完了之後,吳怡親自端了杯茶給他,“老爺和太太身體可好?”
“好,就是老太太最近越發的糊塗了,不是吵著要出去,就是在睡覺,我們都忙事,承佑這孩子看起來膽小老實,沒想到是個最有孝心的,整天陪著老太太,老太太如今也只聽他的話。”
承佑?吳怡差點忘記了這個二叔的庶長子,因為他的出生而讓二叔和二嬸幾乎關係破裂的男孩。
吳承祖又環視了整個屋子,看起來雖不比京裡的宅子貴氣,卻收拾的整整齊齊的,傢俱一應俱全,看得出吳怡在這裡小日子過得不錯,“你在這裡過得好,我回去也能說點讓太太高興的事了。”
“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