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人方面也有電影方面,主要還是談了一些對電影的感受。挑選出來的問題也一一作出了回答,訪談一共做了兩個小時才結束。絕大多數網友對這次訪談都很滿意,只有一些提出了問題而沒有問到的人有些鬱悶,即使張曉晨說明了因為時間的關係無法一一作出解答也還是讓他們遺憾不起。
訪談已經結束,網友們還對此熱鬧的討論著。張曉晨退出網站後就問道:“晨姐,感覺怎麼樣?”
“其實和其他訪談也差不多,不過這個感覺比較新奇。”祁晨看了看時間後說道:“你也不用邀功了,我請你們去吃宵夜然後送你們回家,可別讓你們父母擔心。”
“煩心吧晨姐,我父母心寬著呢,就算你留宿我他們也不會有意見。”
張曉晨猥瑣的樣子誰都看得出來他沒往好處想,祁晨就瞪了他一眼說道:“小小年紀就胡思亂想,居然還敢打你姐姐我的主意,你信不信我揍你?”
“打是情罵是愛嘛,晨姐要揍我的話我覺得不躲不閃不還手的。”
張曉晨和祁晨調戲已經讓葉曦不樂意了,此刻他這樣厚臉皮的模樣更讓葉曦不爽,小拳頭舉起來說道:“好啊,你居然這麼欠揍的話那就讓我來教訓你好了。站住,你別跑。”
張曉晨哪能如她的願,女孩子吃起醋來可不像平時**那樣,下手那可是會很重的。
第二天,就像張曉晨和祁晨所預料那樣,各路媒體都對昨天晚上的訪談爭相報道。就連一個星期一期的《電影報道》欄目也花了好幾分鐘的時間特別介紹。
《歌舞青春》這部電影已經到了宣傳階段,出人意料的是宋歌影視公司居然把首部預告片放在網上發行,而且做為導演的祁晨還做客某網站接受了訪談,無論是網上投放預告片還是網路文字訪談都是首創的第一次。
《電影報道》這樣評論,然後還播放了預告片和引用了訪談的內容,其他的媒體報道的情況也基本相同。這樣的形式又勾起了人們的好奇心,致使更多人對網路訪談產生了興趣,短短星期六一聽就徵集到了數萬個各式各樣的問題,張曉晨只是整理一下這些問題就覺得頭大了。
“不是吧,怎麼單是問我的問題就有上萬個。”即使明知道會很轟動,可是在看到這麼多的問題後做為訪談的主角張曉晨還是覺得有些吃不消。
第十八章 現象
星期六,角色反了過來,張曉晨接受訪談而祁晨客串主持人。星期天的訪談主角則是葉曦,然後其他的主要角色也一一進行了網路訪談。對於一些人氣不夠的演員張曉晨還加進去了一些其他的東西,比如說拍攝時候誰誰誰的糗事這樣的,這樣一來更讓人感興趣,從而拉動了關注度。
訪談一直持續了十天才結束,單是人們對這次訪談的話題卻遠遠沒有結束。這種特別的宣傳手段已經吸引了人們的注意,一些專業人士更是做出了分析,網路訪談到底是利是弊。
網路訪談有弊端這個不可能,最多就是影響力得大小而導致的宣傳效果如何。很多專業人士都肯定了這種宣傳方法,不過也有的說這次《歌曲青春》的宣傳成功有取巧的成分在裡面,畢竟這是首開先河的,所以引來了各種媒體的報道,如果這種新鮮感失去了效果就不會有這麼好了。
這種觀點也對,不過卻沒有必要為網路宣傳的後續發展悲哀,雖然以後隨著人們對這個概念越來越熟悉,關注度不會有現在這麼高了,不過那時候網民的數量也增加了,網路宣傳只要達到了在網上廣而告之的效果就行了,其他方面還有其他對應的宣傳渠道呢。
隨著這次的宣傳被越抄越熱,天涯社群也越來越被人們所關注,經過這次事件後註冊的人數已經達到了七百多萬人,同時線上人數一直保持在十多萬這個程度,最高的時候同時線上人數突破了三十萬,這還不算一些潛水員。
這樣的資料和原本時空中的天涯社群比起來完全是小巫見大巫,但是在這個時空中卻還是絕無僅有的。原來網際網路還可以這樣用,很多人發出這樣感嘆的同時也把這種現象稱為天涯社群現象。他們沒有想到的是,這僅僅才是一個開始,張曉晨透過天涯社群開啟了網路娛樂的大門,以後的一切都讓他們歎為觀止。
天涯社群的創始人還是一個高中學生,這個訊息也被之前合作***的一些入口網站的人給洩露了出來,這無疑又在網際網路行業砸了一個石頭。很多老牌的業內人士一直在挖空心思想著怎麼吸引瀏量,但是從來沒有想過把網站做成這樣,天涯社群的出現似乎點醒了他們,這些人就像開了竅一樣,對網際網路的構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