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似乎在嘲笑所有注視它的人。
在亞頓看到這個標誌的時候,藍色的靈能之火立刻在她的瞳孔中燃燒起來。
與此同時,正在拿追趕者做第n次試驗的虛空追尋者手一抖,試驗儀器很乾脆的一頭扎進了追趕者的肚子裡,沒搭理追趕者尋死覓活樣子的小虛面無表情的按下了試驗檯旁邊的綠色按鈕。
幾秒後,塞布羅斯、鮮血王座、甘翠索這幾艘目前駐紮在太平洋總督府的星靈戰艦匯聚到了小虛的身邊。
把有些陳舊的臂鎧在胳膊上緊了緊的小虛說道:“都活動活動,做好隨時戰鬥的準備,是亞空間入侵。”
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東亞四大將設定
除了軍隊編制和其他戰區不一樣以外,大將銜的提督,這些在各大戰區都是中流砥柱的存在方式,東亞戰區也和其他戰區不太一樣。
作為陸地面積最廣闊,需要鎮守的海域面積卻沒多少的東亞戰區,幾位大將提督除了鎮守一方的基本任務外,也是東亞戰區政體中很重要的一員。
像是歐洲戰區,地方政府就是地方政府,海軍總部就是海軍總部。
雖然地方政府除了管理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外,其他事情基本都是海軍叫他們向西他們絕對不敢向東的。
但在名義上,海軍總督府和地方政府權力架構是分開的。
無論是現任的歐洲總督米小秈,還是她的哥哥上任歐皇大米,以及第一次把歐洲戰區總督的稱號改為歐皇的小白。
都沒有在自己的頭銜上加一個“上帝加冕的最尊貴奧古斯都,偉大和平的皇帝,神聖羅馬帝國統治者”這樣的頭銜。
當然,還有一種可能性是這個頭銜太丟人。
而在東亞戰區,就不是這種情況了,目前的四位大將提督,也是東亞戰區軍政合一體制內的一員。
和嬴箏總督麾下的艦娘一樣,也是文武百官之一。
不過相對於那些艦娘負責的,四位稱號是“國公”的大將,在文臣武將之中的職務有一些特殊性。
比如白起大將在嬴箏麾下的正式官名是“兵部尚書”,不過就跟工部尚書樂毅大將也被稱為“大司空”一樣,東亞戰區的艦娘在私底下提起白起大將的時候一般都會用“大司馬”來稱呼。
這個職務的特殊之處在於,只要嬴箏總督沒有啥特殊命令,白起大將就是東亞戰區所有艦隊、所有鎮守府的最高軍事長官。
只要是打仗這方面,除了嬴箏總督以外,屬白起大將的話最有效。
所以白起大將也有一個“鎮國公”的頭銜,意味著鎮國之柱石。
這在其他戰區是很難想象的,其他戰區的大將提督,可不會聽從除了自家總督以外的其他大將。
而在東亞戰區,只要是軍事方面的事情,白起大將有權指揮其他三位大將的艦隊。
整個東亞戰區裡,白起大將唯二無法跳過嬴箏總督指揮的艦隊,就只有嬴箏總督的親衛隊“朱日和艦隊”還有剛剛簽訂一堆不平等條約的“皇帝禁衛”
其他嬴箏總督麾下乃至東亞戰區其他提督麾下的艦隊,也需要在戰時服從白大司馬的命令。
工部尚書大司空樂毅大將,負責的是東亞戰區的戰備物資,武器研發,後勤補給等等協調工作,有時候還會負責一下東亞戰區五年計劃的發展規劃。
所以這位定國公,等於兼職了戶部尚書……也就是大司農。
就像白起大將在軍事領域擁有最高權威一樣,在這方面,定國公樂毅也同樣擁有最高權威。
沒有他的努力,東亞戰區所有艦娘都得過上飢一頓飽一頓的日子,更別說快速動員起一場大規模決戰了。
正所謂“定國之磐石”
而另外一位管仲大將,被稱為安國公的他,就像他的名號一樣,負責的是安定人心軍心的工作。
外交、教育、文化宣傳、動員口號,以及順便負責法律法規的制定、官員士兵的升遷、犯罪行為的量刑。
職務也是作為“禮部尚書”的同時還兼職著“禮部尚書”
就跟大家用“大司馬”“大司空“來稱呼白起大將和樂毅大將一樣,身兼兩部尚書職責的管仲大將也有自己的別號。
“天官”“管丞相”“執宰”
聽說因為處理職務上的重合,管丞相經常跟嬴箏總督身邊的內閣首輔東平湖號為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情吵架。
只可惜管丞相只是個人類提督,而東平湖號是信奉能動手就絕不多**的艦娘,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