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知道自己必須從這一天起,把往日在部隊當營長的那顆高昂和榮光的頭顱低下去,一直低到地底下,因為你歐陽現在什麼都不是,僅是一個只能賣點婦女用的紐扣、針線和衛生巾之類的小賣部的小老闆——可能是全深圳找不出第二個這麼小的小老闆。
第九章 小賣部裡的“大學問”(5)
既然頭已低下,就不再講臉面了。
歐陽開始動腦筋:啥叫小賣部?就是方便周圍居民和路過此處的百姓,給他們提供又便宜又方便的日用品唄!有了這樣的意識,歐陽就著手“武裝”起自己的小賣部:原先的服務內容一樣不少,還添置了菸酒糖茶、糧油水果、鍋碗瓢盆、錄音磁帶,甚至服裝鞋帽……好傢伙,屁股大的地方,他歐陽硬是將它“打扮”成一個有數百種物品的“小百貨店”。只要想得到的和顧客上門曾經問過的東西,他歐陽全都納入了自己的營業範圍。
有個世界鉅商說過這麼一句話:財富積累的真正本事並不看他的資本有多大,關鍵看他的經營竅門是否超人一招。真是小賣部裡有大學問啊!
對於手頭沒有多少本金的歐陽來說,初入生意場的他時時處處受到牽制和遇到尷尬。而正是這種讓他臉紅的尷尬處境,也迫使他走過了最小、最窄的經營門道。比如說“百貨”,你真要進一百種貨,他歐陽手頭的幾千塊本金即使想填滿“屁股那麼大”的小賣部也不易。於是歐陽採取每天只進少量貨,只等哪樣東西賣掉了,他趕緊又在第二天一早跑到供貨的批發地再進貨——歐陽當時落了個“地利”的優勢,在他小賣部的后街約四五百米的地方就是個小百貨批發市場。
顧客什麼樣的都有,想買的東西五花八門,想要支撐著店面生意興隆,就得讓所有來者盡興而歸。但做到這一點對小本經營者來說談何容易!可是歐陽竟然做到了:你要什麼,我這兒都有。對對,你要的我這兒都有。請稍等一下,我上後面庫房給您去取,先生請稍等片刻。
有一日,一個穿著很體面的男子行色匆匆地從街的對面直奔小賣部而來,一挨櫃檯就問有沒有“中華煙”。歐陽的櫃檯裡其實沒有“中華煙”,那一條“中華煙”進價就是三四百元,歐陽進不起。但生意來了,絕不能跑掉,這是歐陽的原則。
“您要幾條?”歐陽恭敬地問。
“十條!”顧客說。
天啊!十條!十條“大中華”!一筆生意就是一二百塊的賺頭呀!“有有,我馬上去後面的‘倉庫’給您去取!”歐陽的心律在加速。
“快一點,我得去見一位朋友!”看得出,那顧客真有急事。
“好好!”歐陽用一次性紙杯給顧客遞上茶水後,又與旁邊的店主打了個招呼,便跨上“神鷹”去“後庫”取貨——其實他哪有後庫,而是上批發市場的一個菸酒店提貨去了。
前後不出10分鐘,那顧客滿意地拎著十條“大中華”出了歐陽的小賣部。歐陽一邊擦著汗珠,一邊數著鈔票,心頭甜滋滋的。十來分鐘淨賺三百來元,這中間的奧妙只有歐陽自己知道:他這邊讓顧客等著,自己則跑到批發商那兒賒賬取貨——他吃的苦就是以劉翔式的百米衝刺速度完成從小賣部到批發市場之間的幾百米的奔跑,並確保不被顧客感覺有異常。
歐陽的第二招數是:一些銷量較多的貨物,他上批發市場看清出品的生產廠家在何處,然後直接與廠方聯絡。每次上廠家,他都擺出要大數目的架勢。廠家一看來了個大客戶,自然熱情接待,主動帶“大老闆”歐陽參觀製作車間。滿身長著心眼的歐陽,在參觀的同時,很快了解清楚了這個產品的生產工藝流程和成本。當他再向廠家要貨時,價格已經不是廠方定了,是他歐陽想出什麼價基本也就這個價了。如此這般,到歐陽手裡的貨,不僅比批發市場便宜了一大截,就連廠方的業務銷售員都不可思議地驚呼:“只有你才能上我們廠要到這麼低的價!”
小賣部,把歐陽骨子裡潛藏的智商都給淋漓盡致地挖掘了出來。而這中間,還有兩個字同樣勝過商界金科玉律,那便是“吃苦”二字。
這段時間裡,年輕的歐陽又瘦又黑,甚至連頭髮也花白了。白天進貨站櫃檯,晚上整條街他是最後關門的店鋪。熄燈前夫妻倆面對面地一分一角數零錢,用小橡皮筋一捆一紮地整理好,哪怕是一分錢的盈利,也得肚知心明。那時的深圳社會治安還動盪不穩,為怕半夜被撬門和第二天早上晚開門,歐陽只好在店裡守夜,睡在又硬又窄的櫃檯上,店鋪天棚就貼著他的臉,連呼吸都覺得窘迫。
像是唐僧西天取經一樣,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