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業軍人,其實對地方來說,是個累贅,是個割不去的負擔,是社會的包袱!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在現代經濟大浪潮中,我們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軍地兩用人才,不懂得地方黨政機關各職能部門的工作業務、工作流程,所以無論過去我們在部隊多麼的有辦事經驗,到地方後,你仍然等於什麼都不會。如果到企業,則由於不能獨立地創造經濟效益,就更不被人當香餑餑看。事後我也想,正可能因為是這樣,人事部門的工作有太大的壓力了,他們的內心何嘗不想幫助我們?但是年年有那麼多人,他們幫得過來嗎?可以想象,這種工作壓力何等之大!
在這裡,我再喊一聲親愛的戰友們:我們現在遇到的問題和困難,正是一個發展中國家所要遇到的共性問題和共性困難,社會矛盾的凸顯,就業壓力的增大,這怪得了誰呢?這叫“蒼天有眼難知因”,絕不能怪命運,但也絕不能仇恨大地,要全靠我們自己,全靠我們第二次白手創業!何況部隊現在轉業條件比我們那時候不知好了多少倍,至少今後的住房不發愁啊!當今的黨委和政府,其實是很重視我們轉業軍人的,他們關注我們“生辰八字”,甚至強制性地要求一些部門安排我們就業。我們應該感到很慶幸,也應該感謝地方政府!但我們自己應當清楚一件事:一旦我們到崗後,要等桌子、等位子、等票子、等房子、等車子,這“五等”我的理解有兩層意思,一是等待的“等”,二是等級的“等”,最終成為邊緣人群、弱勢群體!親愛的戰友們,你們甘心這種“等”嗎?甘願這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