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擴大,成為一個可以容人自有出入的“門”。
薛建國擦擦臉上的灰,笑著說道:“也許若干年後,咱們的後代會來到這裡考古的。別看現在是一個破洞,沒準屆時會在這裡立上一塊石碑,上面記錄這咱們這次砸門經過。周圍再擺上一尊塑像,將你我等人的形象都弄上去,哈哈……”
這番看似玩笑的話讓李志剛也覺得這扇“門”很有象徵意義,他仔細看了看“門”兩端的景色,心想,這並不是不可能的。我們從這裡走進去,就將是一個全新的未來。如果沒有這扇門,也許我們還要龜縮在溶洞裡面,或者是在某個偏僻的角落裡面苟且偷生。如今順利開啟這扇門後,就可以充分利用大學城裡面的一切資源,把這裡建成倖存者的根據地。在自己的心思裡,這裡不僅要吸納目前仍未聯絡上的列車上的那些同學,而且還要吸納今後還可能會出現的倖存者。大家在這裡團結友愛,和睦共處,幸福生活……但是,這些能想法能實現嗎?
那個乘務員首先走進門去,到裡面看自己剛才砸門的地方。眾人也跟著進去,發現那處原來是一個非常堅實的水泥澆注的三角形支柱。大家抱怨,這麼結實的柱子,咱們敲上一年也砸不出門來。
有人仍舊對這扇高牆不理解,李志剛等人也想不出其中的道理。大家邊議論著邊往前走,穿過草坪後,都在路邊停了下來,問李志剛首先去那裡。
“咱們首先要去找水塔。”李志剛說道,“我在鳳凰鎮裡面就注意到了,大學城的規模比古鎮大一些,這附近又沒有其他的居民區,也沒有河流經過。我問過賓館服務員,古鎮吃的都是地下水,賓館就有自己的水井。因此我分析,大學城裡面一定有獨立的供水系統,只要我們找到水塔,就能夠找到水源所在。”
大家一聽,覺得很有道理,便四處張望起來。李志剛笑道:“咱們這樣傻看能找到水塔嗎?我看現在就沿著這條路往前面走,能看著就看,看不到的話就找最高層的建築,有時候水塔也會健在高層建築裡面。”
與橫屍遍野、蕭條異常的北山不同,一路上眾人沒有遇到一具屍體,也沒有看到任何生活垃圾。看樣子整個大學城都被精心地整理了一遍,到處都是乾乾淨淨的。校園裡面的綠化做得非常好,儘管地面上的植物都已經枯萎,但讓人仍可以想象出當時的景色。大家在尋找水塔的同時,也看到了教學樓、圖書館、體育館、實驗樓等諸多建築。這些建築都已經完工,但看樣子還沒有交付使用,有的玻璃門上還寫著“小心玻璃”的字樣。看著這些充滿現代感的建築,有好幾次,薛建國都想進去看看,都被李志剛制止了。
“咱們抓緊時間去找水塔,確認供水系統後,咱們才能保證大學城的衛生情況。”李志剛說道,“然後咱們再考慮電力方面的問題,接著是食宿,交通、醫療……”
眾人靜靜地聽著李志剛對今後的規劃,思緒萬千。這時有人突然喊道:“看,那個是不是水塔?”
3_04第三卷(上) 重建 第四章 我們不是客人
果然,在那人所指的方向,眾人在樓群中看到了一座草綠色的水塔。與城市裡面常見的瞭望哨式樣的水塔不同,這個水塔造型很現代,顯然在設計時就下了一番功夫。從遠處看去,猶如體育場的火炬臺,高大,挺拔,給人一種力量感。
水塔的發現讓眾人很高興,都加快腳步向那邊奔去。繞過幾棟沒來得及弄清楚是什麼用途的樓房後,眾人就來到水塔前。仰面望去,塔底整個被塗成綠色,並間隔暗綠色的間放射性條。支撐水塔的塔柱也與綠色的,而且從上到下綠色的濃度也是由淺變深,上面每隔幾米設計了一個暗綠色的圓環。原來這個水塔就是一個大蓮蓬形狀,可真實少見。
在“蓮蓬”的底座,是一間很大的房子,房門緊閉,旁邊掛著一個銅牌,上面印著“大學城水廠”五個黑色大字。牌子的下面還有一個警示牌,上面寫著“機要重地,非請勿入”的字樣。
李志剛高興地說道:“水廠!太好了!這就證實我先前的猜測,大學城裡面有獨立的供水系統。”
“老李,你為什麼不去找電力系統,反而先找來供水系統呢?”薛建國在一旁問道,“電力多重要呀,沒有電咱們什麼事情都做不了的。”
“電力系統恢復起來非常容易,可以供水系統重建可很麻煩。”李志剛見許多人對此也很疑惑,便解釋道,“別看發電廠咱們建不起來,可是移動式發電機可有很多,咱們昨晚棲身的賓館裡面就有一臺。所以說,電力系統我看很快就能夠恢復。而供水就不同了,沒有專業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