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陽日報》也報道,陝北有紅軍5萬餘人。
《大公報》幾乎成了紅軍部隊的信使。
正在這時,聶榮臻派通訊員送來一張《山西日報》,上面刊載著閻錫山在進攻陝北紅軍劉志丹的訊息。
葉劍英也在駐地搞到一張報紙,上面有報道“國軍”進攻陝北紅軍的新聞。他對紅軍總政治部白區工作部部長賈拓夫說:“你看看這篇報道,劉志丹在陝北鬧革命,他們的力量還不小呢,我們去他們那兒,你看怎麼樣?”
賈拓夫是陝北神木人,最是瞭解陝北的情況,便說道:“陝北確實是和敵人周旋的好地方,又有劉志丹的根據地,我們應該把這個情況報告給毛澤東同志。”
葉劍英當下拿著報紙去找彭德懷。彭德懷看後也意識到了這條訊息的價值,馬上趕往毛澤東的住處作了彙報。
毛澤東根據這些訊息的綜合分析,確切知道了陝北有劉志丹的紅軍,而且瞭解到徐海東的紅二十五軍也到了那裡。他們所建立的根據地,是紅軍長征後唯一完整儲存下來的根據地。毛澤東認為,陝北地域遼闊,又是窮鄉僻壤,還有幾萬紅軍,是中央紅軍落腳的好地方。
第二天上午,毛澤東在住地召開了中央負責人會議。會議透過討論,正式決定到陝北去。為了統一思想,下午又在關帝廟召開了團以上幹部會議。毛澤東堅定地對大家說:“我們要北上,首先到陝北去,到陝北只有700裡了,那裡就有劉志丹的紅軍。那裡是我們的目的地。”
會後,經過幾天的整編,中央紅軍繼續北上。
10月19日,毛澤東及中央紅軍歷經千辛萬苦,終於到達了陝北吳起鎮。但出乎意料的是,毛澤東一心想見的陝北農民領袖劉志丹卻被“左”傾主義者打成“反革命”而關在獄中,陝北,正瀰漫著一股與紅軍大會師極不協調的氣氛。
毛澤東、周恩來一路前行,一路聽著彙報。到達瓦窯堡時,毛澤東、周恩來等人已清楚陝北發生的一切了。
瓦窯堡,中央下令立即釋放劉志丹,釋放所有被抓起來的幹部。周恩來副主席甚至嚴厲批評了保衛局局長戴季英,指著他說:“像劉志丹這樣的‘反革命’越多越好;像你這樣的‘真革命’,倒是一個沒有才好!”又是戴秀英,此人就是幾年前整過徐海東的師政委。沒幾日,中央決定撤銷戴季英等人的職務。
滿天烏雲這才驅散,陝北因大會師早該出現的歡慶這才遲遲到來。
三十九軍傳奇 4(1)
毛澤東親自指揮,三十九軍老部隊聯手大戰生擒敵師長。浴血東征,晉軍“滿天飛”旅變成了“滿地滾”。降價懸賞令徐海東笑罵:“閻錫山比蔣介石小氣。”劉志丹陣亡,紅軍痛失上將軍。
一
三大紅軍會師陝北,成了當時轟動一時的重大事件。蔣介石見數年的“圍剿”功虧一簣,紅軍燎原之勢重新燃起,震驚、痛憤、怨怒、無奈,五味雜陳。他實在不能理解,如此懸殊的兵力對此和裝備差距,何以圍剿屢屢失敗。蔣介石也是個生性倔強的人,不會輕易認輸。調整心緒後,他再次下令以5個師的兵力對陝北發起第三次大規模“圍剿”。
尚未從會師的喜悅中平靜下來的紅軍只能暫時放棄歡慶,重整兵馬,迎擊強敵,紅十五軍團作為東道主,以逸待勞,自然充當主力。|米|花|書|庫| ;http://www。7mihua。com
10月底,國民黨第五十七軍代軍長董英斌領命出征,親自指揮4個師直撲陝北縣,與此同時,國民黨第六十七軍一一七師自洛川出發,向北進發,準備與五十七軍會師鄜縣。
紅軍能否在陝北立住腳,把中國革命的根據地放在陝北,此戰至為關鍵。11月初,已到達陝北的紅軍最高將帥緊急召開軍事會議,研究破敵方略。
此時,紅軍已下達了改編命令,決定由紅一軍團和紅十五軍團合併,重建紅一方面軍,由久經戰陣的彭德懷出任司令員,毛澤東親兼政治委員。
會議由毛澤東親自主持,這天到會的有張聞天、周恩來、彭德懷、林彪、聶榮臻、徐海東等紅軍一、三、十五軍團的高階幹部。看來中央領導早已成竹在胸,會議很快就決定了一個戰役部署:在直羅鎮一帶,打一個大的殲滅戰,以求徹底粉碎敵人對陝北的第三次圍攻。
會議快結束時,毛澤東說:“戰場就選定在直羅鎮一線,具體的戰鬥部署,看了地形之後,你們決定吧!”說完,看了看坐在一旁的彭德懷司令員。
彭德懷點點頭說:“好!”又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