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1 / 4)

小說:迎春花 作者:人生幾何

作品:迎春花

作者:馮德英

內容簡介:

陰曆二月間,原野開始脫去枯黃的外套,各種植物從冬眠中甦醒過來,極力地鑽出解凍了的地面,吐出綠色的嫩芽。對春意反應最敏銳的,是沿河兩岸堤壩上的楊柳。那一溜溜隨風擺盪的枝條,露著淡綠,變得柔韌了。在這三面環海的膠東半島的初春,雖然仍受著海風帶來的寒冷的侵襲,夜間還有冷露往下灑,但是,已經獲得了新生的植物並不怕它們了,反而把海風當做動力,把寒露當做乳汁般的養分,加快了新生的速度。於是,春野裡到處都散發著被那雪水漚爛了的枯草敗葉的黴味,融混著麥苗、樹木、野草發出來的清香。一九四七年清明節的前夜,從黃壘河北岸走來一個人。他走得很急,腳步卻放得極輕,並時時前後左右地顧盼著。此人來到河邊,脫下鞋襪,挽起褲腿,輕輕地划著深及膝蓋的河水,到了南岸。

作者簡介:

馮德英,當代作家。山東牟平(今屬乳山)人。生於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全家都投身於人民革命鬥爭。少時讀了5年小學,當過兒童團長,深受戰爭年代鬥爭生活的薰陶和教育。1949年初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有機會在幾年間讀了大量中外文藝作品和文化讀物。1954年開始創作長篇小說《苦菜花》,經兩年多刻苦寫作,出版後被譯成日、俄、英等文字。曾任空軍政治部文化部創作員,後任山東省作家協會主席、《泉城》主編等職。還出版了長篇小說《迎春花》、《山菊花》(獲解放軍文藝出版社首屆優秀長篇小說獎),長篇三部曲《大地與鮮花》第一部《染血的土地》等,另有一些短篇小說、散文和電影劇本。馮德英的“三花”長篇系列集中反映了膠東半島人民艱苦卓絕、英勇頑強的革命鬥爭,情節起伏跌宕,語言清新流暢,性格描寫細膩生動,具有抒情鄉土的特徵。

正文

第一章

陰曆二月間,原野開始脫去枯黃的外套,各種植物從冬眠中甦醒過來,極力地鑽出解凍了的地面,吐出綠色的嫩芽。對春意反應最敏銳的,是沿河兩岸堤壩上的楊柳。那一溜溜隨風擺盪的枝條,露著淡綠,變得柔韌了。在這三面環海的膠東半島的初春,雖然仍受著海風帶來的寒冷的侵襲,夜間還有冷露往下灑,但是,已經獲得了新生的植物並不怕它們了,反而把海風當做動力,把寒露當做乳汁般的養分,加快了新生的速度。於是,春野裡到處都散發著被那雪水漚爛了的枯草敗葉的黴味,融混著麥苗、樹木、野草發出來的清香。一九四七年清明節的前夜,從黃壘河北岸走來一個人。他走得很急,腳步卻放得極輕,並時時前後左右地顧盼著。此人來到河邊,脫下鞋襪,挽起褲腿,輕輕地划著深及膝蓋的河水,到了南岸。

這個人,走上堤壩,離開大路,閃進了樹林。他倚著一株樹幹,疲憊地喘息著,從腰帶上抽出發著汗臭味的毛巾,費力地揩拭臉上、脖子上的熱汗。接著,他瞪大兩眼,向南巡望。

發源於昆嵛山西麓的黃壘河,往南流進乳山縣境之後,拐了一個大彎,直向東奔去,在浪暖口入海。河的兩畔是平川地,雖說最寬的平原也不過幾里路,就被綿延起伏的重山疊巒截住,可是在這山區裡卻已是很難得的糧米之鄉了。也許就是這個緣故,這裡的村莊特別密集且又較大,宛如兩串珠子似的,沿著南北河畔密密麻麻地排下去。

此時,河南畔一片昏暗。座座起伏不平的山峰,在繁星滿天的夜空中,隱約可見。山根前,一連串的村莊完全籠罩在灰濛濛的沉霧裡,只能辨認出一片片模糊的輪廓。三星歪到南山頂西面,子夜已過了,各處一片沉寂,萬籟無聲。

夜行人見了這般景象,輕鬆地舒了口氣。他抽出插在褲腰帶上的手槍,檢查一下保險機,然後下了河堤,順著麥田間的小路,向正南的村莊走去。他來到村後一片菜園邊上,突然,村南頭響起一陣狗吠聲。他緊忙蹲下,身子靠緊籬笆障。狗吠聲消失後,他站起來打量著面前那幢高大的房屋;房後的石灰牆閃著陰森的白光。他小心地邁過用樹枝夾起的籬笆障子,從還沒種上什麼的菜園裡摸到房子後窗處。仔細一看,窗子用泥坯封得嚴嚴的,和原牆一樣堅固。這顯然是冬天防北風砌上去的,開春還沒扒開。來人很是沮喪,心裡湧上一句:“真他媽懶……”就離開菜園,謹慎地摸進衚衕。他向兩頭張望了一會,靠上一個瓦門樓,用手去推門。倏地,象被蠍子蜇著一樣,他猛然將手縮回,不由地後退一步,差點摔下臺階去。

停了片刻,他又上前去摸了一下剛才觸到的那塊掛在門框上的木牌子,心裡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書首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