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了,在他看來,這何止是能夠下地,現在傷勢已經恢復的讓他去攀巖都沒問題,不過家裡那一大一小還是緊張的跟什麼似的,攀巖,也只能想想而已……
……
這種秋高氣爽,天高雲淡的天氣,最適合幹什麼啊,當然前提是不能有劇烈運動的活動……猜到了吧,那就是
——釣魚
……
這天,已經很久沒見的李文才和張青史本來在天南地北的閒聊著,說著說著不知道話題怎麼移到了釣魚上,這兩人難得的都是垂釣愛好者,張青史更是曾經特意跑到海邊去過了把隱,兩人這從魚竿到魚線再到魚鉤最後到魚餌,的是不亦悅乎啊,最後一拍即合,兩人約上了個日子一起去垂釣。而這天,就是兩人約好的日子。
垂釣參與者一共有四人,主要垂釣手張青史和李文才,副手張康歐陽玉……
漁具講究竿要輕,線要細,鉤要小,在現代漁具的選擇更是多種多樣,有時還要考慮釣海魚專用的漁具。而這裡漁具的選擇就小的多,並且張青史發現,這裡的漁具少了兩個部件——魚漂和墜子,也就是說只有魚竿魚線和魚鉤。
魚漂是釣者的耳目。不同魚種咬鉤,魚漂就有不同的動態反應,從而為釣者採取相應措施提供了資訊。同時,借漂的浮力,可探明水深、水底地貌概況,又是選擇釣位的助手。
魚墜的作用主要是憑藉釣者的投擲力量帶動餌鉤遠投,並將其固定在欲釣水域的某個水深層次。
釣魚怎麼能少了這兩樣法寶呢,因此張青史在製作魚竿的時候,順便給自己的魚竿加上了這兩樣東西。
……
……
第四十五章 一條大魚
“李賢弟,這是何物?”李文才異常感興趣的看著張青史那魚竿上多出的兩物,一根羽毛(魚漂)和一截圓竹筒(魚墜)。
“呵呵,別急,到時候就知道了。”張青史左手牽著張康,右手扛著魚竿,不疾不徐的賣了個關子。
“那為兄拭目以待。”李文才撫著自己的寶貝鬍鬚,同樣笑呵呵的說道。一樣是來釣魚的,他可就輕鬆多了,不像張青史拖家帶口還要自己拿漁具,所有的東西全往身後的歐陽玉身上扔,師父的福利就是好啊……
李文才和張青史出了鎮子,沿著鎮外的小河一路往下游走,這裡的生態就是好啊,連魚都這麼多。張青史一路瞄著不時浮出水面魚大發感慨。
現代的魚都賊精,非常難釣,如果是不是餓極了,很少會去咬釣餌……可是現在,呵呵,看著河水裡一條條悠閒的沒有一點危機感的肥魚,張青史彷彿聞到了鮮香的魚湯味……
走了一陣後,路上的行人日漸稀少,終於,李文才找了個陰涼地方停下道:“賢弟,這裡如何。”
“呵呵,很好。”張青史眯眼打量了下四周,非常滿意,手也不慢的把東西一一放下。
張康是第一次釣魚,非常興奮的自告奮勇:“爹,我去幫你抓蟲子。”
“好啊。”張青史挑挑眉,很乾脆的應道,看著張康歡快的背影不由的又想到,小時候他也經常在老爸釣魚的時候幫著抓蟲子,可是等自己長大後,野生的魚餌已經非常稀少了,每次去釣魚他還得去漁具店買人工飼養的蚯蚓。
“玉兒,你也去吧。”李文才撫著鬍鬚,笑著吩咐身後的徒弟。
“……是。”歐陽玉雖然聽了李文才的話臉色有點蒼白,但還是毫無異議的低頭跟著張康去挖蟲子。
“呵呵,玉兒他怕蟲子。”張青史注意到這一細節,頗感興趣的問道。
“是啊,讓賢弟見笑了。”李文才撫須顎首。
“呵呵,真沒想到。”張青史笑道,歐陽玉雖然只有十歲,在現代也還是個要過兒童節的年齡,但是每次見面都守禮沉穩的像個大人,實在沒想到他居然還會怕蟲子。
……
“爹,爹,我抓到了……”張康興奮的聲音遠遠傳來。
“哦,抓到了什麼,給我看看。”張青史中斷了和李文才的交談,轉頭看去。
“看”張康獻寶的張開本來捂得緊緊的雙手,露出手上的一條大青蟲,張康大眼期待的看著張青史。一點也不在意大青蟲在自己的手上左扭右扭。
張青史眼睛發亮,驚喜的看著張康手中的青蟲,青蟲足有大拇指粗,現在正活力十足的扭動,這種青蟲正式釣魚的極品,平時很難找到,而且他來的時候也觀察過了,這條河裡數量最多的是一種形似草魚的魚,用這種釣餌也正合適。張青史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