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的投資者,從虧錢變到可以賺錢了,他不會滿意,他會去追求穩定賺錢的方法;當他找到一種可以相對穩定盈利的方法時,他不會滿意,他要去追求勝率更高、盈虧比更高的方法;當他的勝率和盈虧比有所提高時,他還是不會滿意,他要去追求買在最低點、拋在最高點的技巧。實際上,到最後,這位投資者追求的已不是賺錢或是賺錢的多少,而是一種完美賺錢的方法。
但是,人生不可能完美,交易也是如此。
每一筆單子下去,虧損和盈利的機率總是共存的,哪怕盈利的機率是90%,虧錢的機率是10%,虧錢依然是可能的。我們不可能找到只獲得收益不承擔風險的交易方法,同時最高點和最低點也都是走完之後才知道的,能踩在最高點、最低點絕大部分只能是偶然事件,是不可能複製的。
因此,世界上只有更好的交易方法,而沒有完美的交易方法。一方面我們應該逐步完善自己的交易系統;另一方面我們必須明確完美的交易是不存在的,只要參與交易,只能減少風險,不能完全規避風險,我們只有承擔一定的風險才能獲得對應的收益。
。。
有些人把期貨當成“消費”
以盈利為目的投機者進入期貨市場,當然把它看做是“投資品”,而另外有一小部分群體卻把期貨當成了“消費品”,他們“消費期貨”並得到精神和情感上的滿足。
中國富裕階層崛起的速度太快,而社會能為他們提供的休閒、娛樂、充電的場所和產品又跟不上他們的需求,於是 “賭博消費”、“美色消費”等不合理休閒模式總是在或明或暗地湧動。當然也有少部分富人選擇了期貨這一“消費品”。
相對於股票,炒期貨的刺激程度要高得多;相對於賭博,期貨是合法的;相對於其他的刺激型休閒(比如飈車),期貨又是比較安全的。於是少數富人把期貨看成了的“遊樂場”,他們遊戲期貨,在期貨的漲跌中尋求刺激,快意輸贏,和他們消費其他一些“娛樂產品”一樣,他們得到的是一種情緒上的體驗和*。對他們來說,炒期貨不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