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2 / 4)

這方面的統計和研究,他們發現,在美國最優秀的基金有一些共同的特性:一是換手率低,一般在25%左右,不過這個特徵也不是絕對的,因為彼得?林奇的交易就非常活躍;第二個特徵是持股集中度高,比如傳奇的基金經理比爾?米勒曾說,如果法規許可的話,他只買3只股票,我們知道比爾?米勒擁有連續15年戰勝比較基準的傳奇紀錄;還有一個特點,獲獎的基金管理人大都不在紐約或波士頓,據說原因是在紐約或波士頓辦公的基金管理人對CNBC這類財經資訊反應太敏感。

其實,所謂的規律可能只是個似是而非的結論。比如有許多表現落後的基金,集中度也非常高。這一點從統計學的角度分析是很容易理解的,集中度高意味著風險大,上文說的比爾?米勒在連續15年戰勝基準後,第16年不僅晚節不保,而且大大落後於比較基準;同樣也有很多優秀的基金經理住在紐約或波士頓,這些大城市就像中國的上海、北京或深圳,優勢還是十分明顯的,至少在人才的招聘上就是這樣。

每年我們都會組織畢業生面試,因公司地處非中心城市,那些畢業生常會以7種方式拒絕:第一種是剛見面,聽說工作地點就表示搞錯了,以為公司在中心城市;第二種是在聽說要到公司總部實習一週左右的時間後,說學習太忙抽不出時間;第三種是到公司後,第二天不見了,打電話才發現人已經不辭而別;第四種是在完成實習回校後便了無音訊;第五種是回校後表示需要考慮考慮,然後在下一次聯絡時告訴我們已經被某中心城市的公司錄取了;第六種是在籤三方協議的最後一刻遺憾地說,父母或女朋友堅決不同意;最後一種則是在拿走了協議之後再也不見蹤影,連手機都換了。

上述情況肯定增加了公司培養人才的難度,但也未必就沒有好處,至少留下來的人是熱愛投資這個行業的,並且也願意為從事這個行業而做出犧牲,流動性當然也降低了。這就像我們投資企業,我們一般很少投資大城市的消費類企業,因為大城市的市場太大,所以這些企業不願意向外擴張,而當像伊利或蒙牛這樣的企業成長為全國性企業時,競爭的天平已完全傾斜。據說當年國美在北京賣電器賣不過大中,不得已只能向全國擴張,10年過去了,賺了不少錢的大中現在只給人們留下一個到底會被誰收購的懸念,不知道這個傳說是不是真的?

總序:記錄分享昇華(1)

——從“一米陽光投資智慧叢書”到“基金經理投資筆記叢書”

2007年12月10日,在北京城下了2007年第一場冬雪的時候,我寫完了這篇總序,而後“基金經理投資筆記叢書”這套叢書也要於2007年年底前後陸續出版了。最先出版的就是廣發基金投資總監朱平先生著的《投資是一種生活方式》,相繼還會有一批優秀的公募、私募基金經理的著作不斷問世。

這套叢書從構思到付諸實踐,繼而見到成果,幾乎用了整整一年的時間。這其中,支撐我一直堅持下去的就是這樣一個信念:始自2005年股改之後的這輪波瀾壯闊的大牛市一定是需要記錄和思考的。而且如果說這輪大牛市代表著一個民族和國家崛起的話,中國的證券市場完全應該有條件誕生出巴菲特、彼得?林奇、索羅斯或者羅傑斯這樣的投資大家,而且不應該是單個的,而可能是一批人。

那麼,誰最有可能成為中國的巴菲特、彼得?林奇、索羅斯或者羅傑斯?基金經理這一群體顯然是最有可能誕生的土壤。不論是公募基金或者私募基金,他們無疑是證券市場中最大的推手之一。而輿論界以及投資大眾要麼將其“神化”,要麼將其“妖魔化”,這當中存在著不小的誤讀。

如果能有一套叢書減小這種誤讀,同時使投資大眾更容易籍此找到自己開啟財富之門的鑰匙,該是一件多麼有意義的事情!更何況,在當前的證券圖書市場上還罕見這類形式和風格的叢書,如果能夠出版,也算是填補了一項空白。

在2007年3月初的時候,我曾經設想過這套叢書的名稱——“一米陽光投資智慧叢書”。最初的想法是智慧猶如光芒,傳播得好,能夠深入人心,而投資智慧更是會有陽光般的威力,影響和改變很多人的選擇和生活。巴菲特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他的成功不僅僅在於財富的功成名就,更在於其持久的、穩定的投資理念和思路,證實了證券市場上的財富能夠取之有道。而且其投資思想猶如萬丈光芒,點亮了很多人心中的光明,並改變了其人生。中國投資界已經有不少受益者,但顯然更多的人需要受益,這套叢書就應該以此為宗旨。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