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1 / 4)

小說:北京飯店傳奇 作者:蠍子王

兩個法國人,一位小夥計(1)

扛洋槍的洋兵闖進了古都,“江米巷”變成了“交民巷”。兩個到中國來淘金的法國人開起了一個小酒館。中國人和洋老闆爭吵,半路殺出個“程咬金”卻是個半大小子。

在北京城東南,有一條舉世聞名的街道——東交民巷。這裡本來叫“江米巷”,元代以後,從江南運來的大米在這裡集散,故有此名。明代,這裡建起了正陽門,把江米巷截成兩半,東邊的叫做“東江米巷”,西邊的自然就稱做了“西江米巷”。

那時的東江米巷風光旖旎,它的西邊有一條河,名為御河,夾岸四季景物不同,春有嫩柳含煙,夏有綠蔭清流,秋有黃櫨紅楓,冬天更有銀鑲玉裹的雪世界。這番美景常引得文人墨客或詩興大發,或靈感突降。正是由於這裡景色優美,風光宜人,中國人又向有好客的傳統,於是自明代開始,就在御河橋邊建立了專門接待外國人的機構——“會同館”。據記載,1441年建成的“會同館”分南北兩館,有客房763間,是當時世界上屈指可數的“大飯店”。1840年鴉片戰爭,西方列強用堅船利炮開啟了中國的國門,以後又以堅船利炮為後盾向清政府提出,要建立使館,常駐京師。

國與國之間建立外交關係、互設使館,本來是一件對等互利的好事,可是當時的清政府根本沒有討價還價的膽量與本錢,只能唯唯諾諾。於是,御河橋所在的東江米巷一帶就成了使館雲集之地了。

北京人常以所在地的特點作街道和衚衕名。某條衚衕住過一位姓石的駙馬爺,於是這條衚衕便稱為“石駙馬衚衕”。某地曾有一個戲樓,這裡就叫做“戲樓衚衕”,雖然戲樓早已是人去樓塌,連廢墟都找不到了,可是名字卻傳了下來。依據這種傳統,北京人又約定俗成的把“江米巷”,改稱了“交民巷”。望文生義,倒也算貼切。及至後來帝國主義列強又強行將使館區擴大,中間設立隔離帶。於是人們也就把東交民巷周圍的一大片地方都稱作了“東交民巷”。

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按中國農曆算是庚子年,鼠年。以美、英、俄、法、德、意、日、奧組成的八國聯軍,藉口*義和團,保衛使館,大舉入侵中國。6月17日,他們從大沽口登陸,克天津,陷河西務,下楊村,一路攻城掠地,於8月14日佔領了北京。

因為義和團曾經進攻過東交民巷使館區,因此八國聯軍進入北京後,東交民巷自然成了屯兵重地。是軍隊就要操練,於是東單牌樓以南,崇文門以北的一大片地方就成了洋兵的軍營和練兵場。

八國聯軍的入侵,打破了北京的寧靜與祥和。從此,晨曦中東單一帶再也聽不到那悠遠古老的駝鈴、巧囀百啼的鳥鳴和蒼涼遒勁的叫賣,取而代之的是操著各國語言的口令聲和軍刀的碰撞聲,還有炮車碾過古老的街道的轟隆聲,馬隊踏過文明古都土地的鐵蹄聲……

以洋槍洋炮開路,外國的資本、商品、各種各樣的商人、實業家、投機者也紛紛來到中國。

可是東單一帶的平民百姓總要生活下去,“洋兵”也不能一天到晚總是劍拔弩張的過日子。時間長了,一些善於抓住商機的小商小販就在東交民巷和東單外國兵營周圍開了些小酒館、小飯鋪,賺外國人的洋錢以養家餬口。慢慢地,有些外國商人也從中悟出了生財之道,於是也在這一帶做起了各種各樣的買賣,甚至還有妓院。從此這裡便成了外國兵的聚集之地。

兩個法國人,一位小夥計(2)

在東單和崇文門之間,有一條蘇州衚衕。這名字是怎麼來的,說法不一,有人說這裡曾經有蘇州人聚居,有人說,這裡曾經是蘇州會館的所在地。不管怎麼說,反正和蘇州有關係。蘇州人講起話來,吳儂軟語,如鶯啼翠柳,鳥鳴花間,非常動人。可是現如今,離這條衚衕西口不遠的地方,卻有人在大聲爭吵,一方是京腔京韻,平上去入,四聲分明;一方卻是洋腔洋調,出口滔滔,不知說的是哪國話。

原來,這裡開著一家酒館。這酒館不算大,門外不僅有中國式的招子、幌子,還有幾行洋文。過往的人們一看就明白,這是專門招攬外國人的買賣。從此,東單這一帶,這種專門招攬外國人的店鋪越來越多了。

這天,一位達官顯貴不知為什麼興致突發,要用“番菜”待客,於是就派傭人到這家小酒館訂一些煎牛排和紅葡萄酒。酒館的老闆是兩位金髮碧眼高鼻樑的外國人。買賣雙方連比劃帶猜,總算把交易做成了。可是沒想到,正要一手交錢,一手交貨時,發生了意想不到的事。

一位瘦瘦的洋老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書首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