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得不像話,每一次甩尾,都帶來一次從身到心的舒松,每一次舒松,都有一種力量從疲憊至極的意識深處泛起。
這種感覺,奇妙得難以形容。
勉強用言語形容的話,就好像一片乾涸荒涼的沙漠,以前一片死寂。現在,這片死寂中,迎來風,迎來了雨。先是狂風暴雨,以一種霸道的姿態,灌溉那乾涸,衝散那死寂。然後,風漸和,雨漸微,細雨迷霧中,點點綠色從那荒漠之中生起。
再然後,那綠色迅速擴大,擴大到覆蓋了整個荒漠。荒漠再也不見,成了草原。草原上,風和雨潤,小花小草盛開。
再然後,草原上,一株株小樹長起,其後,小樹變成大樹,大樹變成森林,森林變成蔚然廣闊的林海……
就在這樣的意識感受中,方天進入了以前從來沒有過的冥想狀態。
這是一種似乎是冥想,又似乎是睡眠的狀態。以前,冥想的時候,方天知道自己是在冥想。他的冥想雖然比較舒緩,比較放鬆,但仍然是一種“修煉”,而只要是修煉,從根本來說,就永遠也擺脫不了意識緊繃的狀態。
所以一夜的修煉過後,白天他需要放鬆精神,來恢復夜裡冥想所造成的意識緊繃。所謂的一張一馳,白天屬於放鬆的“馳”,那夜晚的修煉自然是屬於“張”。
但是現在,他感覺他是在放鬆,極度地放鬆。
再不是什麼比較舒緩、比較放鬆,再不是什麼意識緊繃下的冥想,他就是在完全地放開了一切意識操控,放開了一切意識感受,任自己沉浸到一種彷彿落入精神力海洋深處的狀態中。
在這種狀態下,精神力一點一點地緩慢滋長,而意識,則好像消融進了精神力之中,變得和精神力一樣地清澈、純粹,然後,兩者相融相抱,不分彼此……
這是一種純粹的黑暗。
第一次,方天理解了黑暗。黑暗不是虛無,不是死寂。恰恰相反,黑暗中孕育的,是大生機。因為割離了一切牽扯,一切牽絆,所以這生機,無以形容。
以前,他的冥想是一種舒緩,是一種放鬆,用簡單的形容,就是走在沙灘上,走在黃昏中,這種狀態,雖然閒暇,但是到底還是屬於“勞作”的範疇,還是有“累”的時候。
但是現在,他是真正的息心寧神,陷入沉睡。
然而這沉睡的本質,卻是冥想,卻是凝聚。
冥想和沉睡,修煉和放鬆,在這一刻,完美無瑕地交融在了一起,首尾無端,如環相抱。這環是轉動的,因為是冥想著、修煉著,這環卻又是圍繞著一個原點轉動的,所以,從某種意義來說,它又是在靜止著。
……
在這種莫名所以的狀態中,方天一開始還能感受到這“環”的轉動給身體帶來一些衝擊,但是慢慢地,這些衝擊越來越小,漸至於無,於是他的整個身心,都歸於了靜止之中,再也感受不到絲毫半點的“動”。
沉浸其中,不知多久後,方天好像一夢醒來,又好像仍在夢中,只是看到花開,他感受到有許多星星點點的光點在他的身心中歡跳、躍動,一個個小光點,像是頑皮的小孩子一樣,蹦上爬下,動個不停。
於是他睜開眼來。
下一刻,他“看到”無數無盡的魔法元素在他的身體內外躍動,他被這些凝聚得如同水質一樣的元素給包圍了。
換句話說,他在洗著澡,只是,用的並不是水,而是凝聚得如同水一般的四系魔法元素。
方天以前從來沒有見過呈現出這般凝聚態的元素組合,這太恐怖了凝聚得像水一般的元素,天
不過,得見此景,方天卻沒半點失態,對身周這些無數無盡的元素,他好像有著一種與生俱來的熟悉,甚至是感覺與它們在一起生活了幾千年、幾萬年了,他只是微微一笑,伸出一隻手來,拇指與中指相扣,輕輕一彈。
下一刻,這無數無盡的元素光點,如被風吹,煙流雲散。
只有少數的那麼一些,仍然如同眷戀著,在他的身邊打轉。
再下一刻,三千米範圍內,蟲行蟻動,風吹葉卷,雨澤水滲,歷歷如同在目,感受於心。
與此同時,四十米範圍內,元素如臂指手,在他的身周翩然。
而在冥想前,他的元素感應範圍是一千六百米,元素操控範圍是十六米
五級魔法學徒起步的元素感知與操控範圍是兩千米和二十米,也就是說,他現在,不止是從四級一躍到了五級,而且,到了五級中段
更為怪異的是,他的元素操控範圍超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