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亦如爾今。’
“此語方落,弟子意識之中,諸般妄念,悉皆破滅。”
看到這裡,在觀注眾人的意識之中,那在紙上移動的,再也不是小小的筆尖,而是一束霹靂雷霆,一道天地浩令,那是為賢聖作批,那是為眾生作注。
一種無以形容的悸動充溢在所有觀注者的心中,他們早已失去任何言語、任何行動、任何思考,只是讓意識帶著自己,跟隨著那筆尖移動,而此時他們惟一的念頭,就是記住、記住,記住那紙上所述,然後,希望那筆尖,一直移動下去,不要停、不要停、不要停……
“諸般妄念,悉皆破滅,此後,入深遠冥想,已是舉手之事,再不煩心。惟此時此際,弟子破盡心中妄,萌生此生志,已不滿足於此。”
“當下,弟子遂潛心凝慮,以心生之,以情感之,以事析之,以理推之,自行於意識之中,幻化諸念。”
“於是諸般正念妄念、整念雜念,復如春風吹,春草萌。惟此時之春草,已不是十草百草,而是千草萬草、千千萬萬草,數不勝數,窮難窮盡。”
“此諸般念頭,初時尚是弟子所熟悉,到了後來,已皆是此弟子見所未見,聞所未聞。”
“弟子對此情景,不驚、不訝、不喜、不悲,不憂、不懼、完全視而不見,任其於意識之中到處翻騰,只是繼續幻化諸念。”
“良久、良久,不知多久,弟子意識中,諸般念頭,如空之落雨,如天之繁星。”
“直待心再無所生,情再無所感,事再無可析,理再無可推,弟子方淡然微笑,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以其師所授秘法,遍視識中諸念,道:‘爾等億萬念,悉皆歸正藏。今從吾所指,急急如律令’”
“弟子話落,那億萬諸念,果如其言,一半速升入天,一半疾落歸地,最後,遍佈九層天,十方地。其後,九天成塔,十地劃閣,而此弟子意識,端坐這九重塔十方閣之上,遍視歸化諸念,淡笑空明。”
“九天十地破妄滅魔大真法,於此成矣。”
“自此之後,修行路上,或有力未逮處,再無識不明時。不論修到何級何階,再無任何妄念,可以牽之,可以引之,可以誘之,可以惑之。”
“弟子遂退出冥想,至師處,三拜其師。其後言道:‘弟子遵師指點,已行其法,已踐其法。現有一得,請師作驗。’”
“師道:‘你且道來。’”
“弟子大笑作歌道:‘我有明珠一顆,久被塵勞關鎖。今朝塵盡光生,照破山河萬朵。’”
其師聞後,以腳踹之,大怒道:“蠢悖小子為師早與你說,你之笑聲賊是難聽,你今又是忘了?還有,為師的茶水沒了,你且快去燒去,慢了,小心為師揍你”
“弟子遂抱頭倉皇而退。”
第二百五零章端坐空明
第二百五零章端坐空明,到網址
第二卷 安居樂業 第二五一章 得信不是收信人
第二五一章得信不是收信人
方天落筆至此,該寫的、要寫的東西已是寫完。當最後一筆劃盡,方天緩緩地收起了筆。而後,那剎那間,數十道跨空而至的無形目光皆齊齊集註於那方寸之間——
方天拿在手中的那薄薄的幾頁紙之上。
具體地說,是四頁。
方天寫時,一方面是因為紙張篇幅關係,另一方面也是有意隔開數段,所以並非一張到底。
因此,當這個東西完結後,至“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是為一頁;至“問故往今來一切賢聖”,為又一頁;至“九天十地破妄滅魔大真法”成,為第三頁;其後餘下的,則是最後一頁。
在場的,或站或坐於方天對面周圍的楓林兄弟,識字的並不多,因此從頭到尾,大部分人都只是好奇地看著,沒什麼感覺。
這不識字,想感覺也感覺不來嘛他們中一部分有感覺的,也大抵止於“小弟寫字時好像很帥的樣子。”——對他們來說,識字和寫字本身,就代表著一種榮耀。
當然,這個觀感也適用於遠遠地坐在邊角一桌朝這邊望著的小伯格小迪克小艾薇小琪琪甚至是小loli等人。
小loli離方天這麼近,本來透過元素感應是能夠看到方天所寫的是什麼東西的,可是這可憐的丫頭才剛剛三極,而剛才,聚集繚繞在方天周圍的那數十道元素感應,其中身份最低的,也是五級。
而且五級還是其中最不入流的、墊底的那一種,更多的,還是六級、七級、八級、準法,然後還要加上跨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