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會麻煩的多,更讓林明堂為難的是有幾個行業同時出現了虧損,使得銀行到期的貸款還不上,而接二連三的竟標失利,更使得集團的銀行風評下降,於是只好忍痛放棄了經營多年的電子公司。他原本希望能夠撐過這道坎,事實上也應該能夠撐過去,電子公司的80億元他已經收到了50億,還了一部分貸款,手中還握有10個億,這可是一筆不小的儲備金了,再加上年底就到手的30億,他還是蠻有信心阻擊競爭對手的。從這一點來說,他還是挺認同某人的,要求沒有那麼苛刻,如果對方只支付一般,他也只有認了,沒辦法,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誰叫仙女的價錢確實高呢,這可是足足八個億的資金呀!但是,還沒有等他緩過勁來,汽車公司又出事了,噎得他喘不過勁來。
汽車行業本來就競爭激烈,國內外各家汽車公司為了生存使盡了招數,東林汽車是和人合資成立的,一家法國公司持股40%,東林集團持股60%,但是法國人的技術在市場上並不佔優勢,這使得公司的利潤一直不是很高,遠遠低於當初預期的目標。東林汽車發展十幾年來,一直上不了規模,還不時收到競爭對手降價的衝擊,現在新一輪降價浪潮又起來了,他們又被迫捲了進來,這使得本已微薄的利潤更加雪上加霜,加上失去了電子公司的市場影響,東林汽車公司也搖搖欲墜。就好像積木一樣,從某個部位抽出了一塊,整個實體全體動搖,東林集團就陷入了這個迴圈裡,林明堂顧首不顧尾,只好咬牙先保住東林汽車,顧不上反擊西星公司了。而西星公司和仙女的關係畢竟不一般,雖然仙女為對方“注資”,讓西星公司有點為難,所以這個投入額是經過兩家公司協商好了的,西星公司還能受得住,這是他們並沒有立即放棄對東林的競爭,而仙女公司更是及時的把東林集團的各種財務狀況透露給西星公司,於是就出現了西星公司繼續狠狠擠壓東林房地產公司的事件。所以,兩家房地產公司的市場競爭狀態,與東林電子公司,不,現在是仙女第一電子公司了,出售前沒有什麼區別,林明堂是“賠了夫人還沒有保住兵”。
仙女公司這次不費力氣,恰到好處的撿到了一個大便宜。但是從市場角度來看,仙女應該是投入太大了一些,東林電子公司值不了80個億,同期參與收購的其它公司報價大都在70億左右,更何況是在東林集團處於困境的情況下,使得業界人士對此頗有不同的看法。但是仙女公司並不這麼看,他們有自己的理由。第一呢,就是公司有意進軍電子行業,全公司一致同意了大舉進軍電子行業,而公司還在早些時間,投入巨資建立了一個電子晶片研究所,可以說進軍電子行業是早晚的事情。第二呢,公司沒有較大的技術人才庫,缺乏行業經驗,現有的一些基礎大多是從許鵬那裡引進來的,急需一個起家的軀體。第三呢,東林電子公司一直是東林集團扶持的重點,這幾年的投入非常大,技術儲備也相當好,有進一步發展的潛力,而東林電子又是集團公司完全控股的公司,可以自然而然的完全控股。第四,電子行業競爭也很激烈,已經有不少公司盯上了這塊甜點,仙女公司要想順利吃下,只有表現出足夠的誠意,而由於仙女公司和西星公司的特殊的關係,如果他們不出高價位,那是很難得到手的。這些因素促使他們拿出了超過其他公司報價10%的高價位。事實上,東林電子公司也沒有讓仙女公司覺得虧本,全盤接收下來之後,其內部的良好狀態,讓公司的負責人們認為是撿了一個寶,他們當然忘了財務部對投資如此多的資金時的臉色了。東林電子公司的接收還是比較順利的,這也應該從兩方面說起。東林電子公司是一家專業的電子公司,和集團公司的穿*較少,人員也比較專業,當然也穩定的多,不會因為不屬於東林集團了,大家就跳槽了。另一方面,對於收購公司的仙女公司,大家還是比較熟悉的,也對他的巨大財力比較瞭解,這個財力不是一家以房地產公司起家的東林集團能夠比得上的,所以,大家也對公司的前景充滿了期待。能進入仙女公司工作是許多人的夢想,能夠成為仙女員工,是許多人求之不得的事情,所以,東林電子公司很順利的成為了仙女第一電子公司。
仙女第一電子公司即東林電子公司,位於武漢市,是當地的一家最有名的電子研發與製造公司,在全國也是算得上實力雄厚。仙女公司向電子公司派出了幾位管理人員和科技部的技術人員,就算是正式接手了這家電子公司。他們倒是很有自知之明,對電子公司的絕大多數規章制度、人員都不做改動,只是在人事、財務和科技部安插了一些監督力量而已,並沒有給公司帶來生產上的影響。而對普通員工來說,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