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突發事變……同時,美國則一方面加緊軍火生產,一方面強化在澳大利亞的陸空駐軍,但是還沒有出現大規模擴大化的意圖,至少動作不是很明顯!菲律賓如今是光喊不做,自21日之後,沒有一架中國戰機對其進行攻擊甚至騷擾,而識趣的他們也只是在加快國內設施的修復,似乎誰也不想破壞這難得的平靜,連國內虐對華人現象也幾乎消失不見!而當的空戰出現有利於中國的情況後,中美兩國之間的交涉就變得沉悶起來,但是這並不是說形勢真的就緩和了,美國在東南亞周邊地區的駐軍有增無減,另外根據情報顯示,東南亞三國又從一些渠道購置了大量先進戰機,戰爭有長期化的趨勢!
在戰爭前期,歐盟、俄羅斯和日本以及其他一些大國宣稱對各交戰國進行武器禁運,實際上是阻止了東南亞獲得補給的大部分渠道,因為中方的戰爭物資基本上是依靠自己的生產,有自己足夠的生產能力,進口的裝備甚至還比不上自行生產的,不管是日本,還是歐盟和俄羅斯,其出口產品明顯比不上本國的最先進產品!但是還有一些國家並沒有類似的表示,南亞大國印度就沒有武器禁運的宣告,美國更是對聯軍進行全力支援!
根據確切情報顯示,印度政府想從泰國身上發一筆戰爭財,想在東南亞戰爭中試驗一下他的產品效能,當然物件是中國,而美國也有意提供一批最新型號的出口戰機,以提高這些國家的“自救能力”,而這兩個國家都有能力和條件為聯軍提供武器裝備、尤其是戰鬥機的國家,他們並不懼怕中國,中國也無法切斷他們的武器支援!從理論上來講,聯軍接受美國裝備的可能性要更大一些,因為印度的戰機似乎還比不上中國的,聯軍又一直未曾大批採用,只有泰國人曾經使用過一些,如今即使採購了,真正形成戰鬥力恐怕也來不及了;而美國的裝備就不一樣,聯軍尤其是印尼和泰國都可以很快形成戰鬥力,只是購買戰機肯定是要花錢的,美國人白送的可能性比較小,所以大家都比較為難,尤其是東南亞聯盟,即不肯買,又不甘心失敗!三國政府倒是比較有錢,雖然經濟危機中象徵性的存到中國銀行界的那部分資金動用不了,但是在歐洲銀行的存款還真不少,平素這些國家就比較有錢,又沒有進行大規模民眾救濟。比如另一個盟國越南就是如此,她在歐洲各大銀行至少存款1000億歐元,當然這筆錢越南人也用不了了,“籤於當前形勢”,這些銀行禁止任何國家和任何團體動用這部分越南人的“血汗錢”。
從整體上來看,形勢對中國並不是十分有利於,因此,中央軍委決定做好長期戰爭的準備,進駐越南的兩個航空師經過連番惡戰,已經成長為一支虎狼之師,作戰能力早已有目共睹,但是久經戰陣的這兩個航空師,也已經疲勞不堪,有必要進行休整;同時其他的航空師也憋足了勁兒,很想上去大幹一場,俗話說兵是打出來的,軍委也有意讓他們去戰場上磨練一下,於是就有了海航二師與海航三師調換防區,實際上是進行休整,由友軍接過了空戰任務。這樣大規模的軍事調動,當然瞞不過美軍的眼睛,只是美國人也無可奈何,除非立即擴大戰爭規模,否則根本無力阻止中國人的新生力量參與東南亞戰爭,可是憑藉某前的力量,他們也沒有把握能夠吃下中國,即使被替換下來的兩個航空師實際上在休整,他們也不敢輕舉妄動,面對兩個天下無敵的航空師,誰都要三思而後行。另一方面,聯軍也根本無力趁機偷襲,先前的L箇中國航空師已經把他們給打爛了,短時間內根本就沒有發動戰役的能力;更加重要的是他們要做好應對中方即將發動的攻擊,誰都不會天真地認為中國人只是簡單的換防,不會利用眼前的有利形勢對他們發動進一步的進攻,要知道這可是發動進攻的最佳時機!
其實,美國人還有另外一個選擇,那就是派遣戰鬥機進入三國進行志願軍作戰,就像上個世紀中葉中國人採取的那樣,這樣既可以把戰爭限制在東南亞範圍內,又可以大量的消耗中國的有生力量,達到消耗中國的目的。但是這也有不恰當之處,南中國海的制海權基本上掌握在中方手中,一旦飛行員被擊落了,往往會被俘虜,美國飛行員也肯定難保不會被擊落,那不是把美國大兵往中國俘虜營裡送嗎,要知道聯軍如今最被動的一點就是飛行員缺乏,長此下去,就是他們也有可能會出現這種尷尬局面。因此在聯軍還有較大空戰能力的時候,美國人顯然是不會採用這種方法的。只是如今情況不同了,聯軍已經被打沒了,士氣更是低落到了極點,再不參與進來,可就真的就沒的玩了!
第二百一十五章 戰場之外(1)
採用什麼樣的方案支援東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