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將親自視察前線將士,效果非常顯著,兩個航空師計程車氣空前高昂,紛紛表示“不苦”也“不累”,“就怕戰鬥打不上”,兩個師的人員還比較整齊,尤其是海航二師,上次空戰的損失比較小,大部分的飛行團都能派出完整的飛行陣容,求戰心理非常急迫,恨不得更多的擊落敵機,如果擊落上百架敵機,說不定還能掙上個將軍軍銜呢!經過了兩次授勳之後,不少人已經成為上尉或者少校軍官了,戰爭時期的功勞最容易得,也得的最實在,但並不是每個飛行員都有機會參加每次空戰的,比如說第八飛行團,上次就做為預備隊而沒有參戰,一方面基地需要大批戰機保護,另一方面也是該團人員不太整齊,上次空戰損失比較大!就是現在,不少飛行團的人員也不整齊,因為疲勞,再加上被擊落,還在戰艦上做客,不能保持完整編制。在這方面,兩個英雄飛行團的特殊之處就表現出來了,除了以前特殊原因出現人員減員之外,基本上保持了完整編制,尤其是戰爭前期的損失,補充的比較及時!第三飛行團先前有14名飛行員,由於在第一次空戰中有三名飛行員受傷,而且兩人傷勢比較嚴重,當時就出現了人員不足的狀況,好在他們是打了第一仗的特殊部隊,迅速補充了兩名中尉飛行員,總人數達到了16人,其中13人可以隨時參戰,如今先前受傷的上尉飛行員劉四海也已經恢復,所以說保持了全軍最完整的飛行編制!
就在泰國灣第二次空戰後的第二天,就有部分飛行員執行戰鬥巡邏任務,而在第三天,也就是3月6日,第三飛行團四架戰機就和泰國人再次相遇,併發生了激烈的空戰。劉四海本來是副團長藍楓的僚機,由於在第一次空戰中受傷,就把新調過來的趙群中尉配給了副團長,後來林永康從團長手下分離,配李文同做僚機,師部就把趙群配做團長的僚機,因為這時候劉四海已經恢復過來,只是還沒有被允許參戰而已,這也使得副團長錯過了上次空戰。現在全團一共有7對配對機組,實際上可以派出14架戰機參戰,只是各個機組的戰鬥力不均衡,為了鍛鍊這個王牌飛行團,3月6日,他們就領取了新的戰鬥任務。這次他們一共由兩隊戰機組成,傷愈歸隊的劉四海繼續擔任副團長的僚機,另一對就是林永康和他的僚機李文同。實際上,師部對林永康他們這對組合很不滿意,戰鬥力太不均衡了,因此某些人總想要改變這種狀況,想要儘可能的“磨合訓練”!戰鬥任務還是對海和對空作戰,四架戰機各自攜帶兩枚對艦導彈和16枚對空導彈,他們先是沿著海岸線向西飛行,然後折而向南,最後才插入到泰國灣,進入柬埔寨海域之後,他們就保持了低空飛行,直到衛星上傳來了前方有敵艦的訊號,幾架戰機興奮起來。對艦攻擊是海航的重點訓練科目,每個飛行員都必須準確地完成預定專案,才能留在海航,除非個別非常突出的空戰人員,大都不能降低對艦攻擊的要求。
第一次泰國灣空戰後,泰**艦的活動已經大為減弱,因為中國空軍實在是太厲害了,可是也不能什麼都不做,一旦真的龜縮在軍港裡,那就是把制海權交給了中國的潛艇部隊,這可是一個非常不好的事情,至少不能讓中方的潛艇在這裡肆無忌憚,何況只要不是大規模的中國機群,泰國人也不是沒有一戰之力。同時也不能不讓飛行員參加空戰,小規模的空戰對他們提升戰鬥力也很有幫助,即使被擊落了,由於制海權還大體上存在,還有可能救回來,泰國人也知道只要不是大規模空戰,海情緊張的中方也不會太在意他們落水的飛行員,根據情報顯示,遊弋在泰國灣的中國艦隊已經向中沙群島方向轉移了。第三飛行團的獵殺小組遇到的就是一艘泰國驅逐艦,該艦正在附近海域執行清除任務,因為據說附近有一艘中國潛艇,當驅逐艦上的防空警報拉響的時候,超低空飛行的中國戰機正在從兩個方向她撲去,驅逐艦第一時間開啟了對空防禦網,同時開啟了對空攻擊系統,迫使對方放棄或者減少攻擊。泰國的驅逐艦也相當先進,幾乎就是在對方爬升高度準備攻擊的同時,就發現了對手,但是即使如此,還是晚了一步,現代戰爭講究的是時間,是第一反應,微小的時間差就註定了她覆滅的命運。純粹的單艦作戰能力比較薄弱,根本就不是多架對艦攻擊機的對手,如果有兩艘戰艦互相配合,還有可能減少損傷,碰上一般的飛行員還能倖存,但是單獨的一艘戰艦根本就擋不住四架先進戰機的獵殺,除非有己方的戰鬥機進行攔截!
當林永康他們發現泰國戰艦的時候,就清楚一艘泰國戰艦將要被擊沉了,從國內機場招徠戰機護航已經來不及了,而若想不被擊沉,除非這是泰國人的陷阱或者附近恰好有大批聯軍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