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最傑出的戰友,不是如今的空軍司令黃宏治上將,也不是其他的什麼人,而是李永康;而誰是他們最受尊敬的戰友,也不是別的什麼顯赫人物,或許別的人也能創造這樣的戰績,但是,現在只有一個——功勳飛行員李永康!普通人難以想象海航二師上下對這個戰友的感覺,但是當事人們都瞭解,師部的領導們明白,有幸參加戰鬥的飛行員清楚,第三飛行團的飛行員們更是知道;或許人們先前忽視了他的作用,或許由於某些原因使得大家故意貶低了他的價值,但是如今,所有的飛行員,所有的有關人員一致性的高度讚揚這位名揚天下的飛行員!軍史研究專家們高度評價他,不讓美國同行專美於前,海航二師上下學習他,不讓其他兄弟航空師走在前面,至今不“移交”他的少將軍服和軍功章,也只是想留作紀念……不管出於什麼原因,也不管某些人喜歡與不喜歡,他都被看作空軍的一個里程碑式人物,他們故意迴避當事人提前退役的“不負責任”行為,不去提他的那些“不榮譽”做法,只是把他的戰績大肆宣傳,並把他幾乎所有的戰鬥場景反覆模擬教學,不厭其煩的點評他的空戰作用……就這樣,李永康進入了空軍教科書,或許某個飛行員不知道歷任空軍司令的名號,但是絕對不可能不知道林永康!
當然,李永康並不知道自己已經成為“明星式”人物了,只是對受到這麼高規格的待遇感到不安,當然這都掩不住對戰友們現狀的關心,在那一瞬間,他看到了不少戰友,但是也有許多曾經並肩戰鬥和領導不在此列。他當然不知道,在他呆在北大校園的兩年裡,中**方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尤其是空軍的不少部隊,變化更是巨大,其中幾個主力航空師的變化最為顯著。因為戰功而晉升的大量飛行員軍官被充實到各級領導崗位,並依靠戰功成為新一代的軍方強勢群體,其中海航二師就大量的向其他航空師“輸送”軍官。許多戰前還只是上尉、少校的年輕飛行員,在經過軍校的培訓後,被分派到其他部隊擔任“實習指揮官”,不少人逐漸得到了認可,第三飛行團的五位上校,除了方偉留下來接任團長之外,其餘的有兩位留在了二師,陳士軍和蘇彬被調到了海航一師擔任實習團長,同時,三名中校也被挑出去了兩位,朱治和王樹德都去了一師擔任副團長。大量的功勳飛行員(主要是海航二師)擔任團級主管,這使得一些軍官晉升職務,擔任更高一級的領導工作,另一些軍官因為諸多原因提前退休,除此之外,也有一些功勳飛行員被調到軍校擔任飛行教官,走上了教學之路,比如海航二師就至少有五人被調到飛行學校充實教育隊伍,其他航空師據說更多一些。安排這次歡迎陣容的是海航二師的新任師長馬昌奇,原任師長因為指揮作戰有方,已經晉升為少將,並被調到總部擔任較高一級領導工作,而比他小了將近一輪的第三飛行團員大校團長孟海波擔任副師長;同時擔任副師長的還有第二飛行團的大校副團長李雪桶,這是“因為”前任副師長已經54歲了,已經快要到退休年齡了,如今轉任了航校領導。
老團長還是像先前一樣的關懷著他,相對來說,他對李永康有著更深的感情,雖然知道這個人根本就用不著自己擔心,但是站在他的角度,總是感到這個年輕人擔負了太多的責任,因此在私下兩個人在一起的時候,談話要艱澀的多!
“這兩年過得怎麼樣,還順心麼?”對於李永康的近況,知道的人非常少,因為他平時太過低調了,在這到處充滿新聞的時代,根本就不是新聞記者們注意的重點,連得一些真心關心的人也無從瞭解。
“還行。”從李永康的語氣裡聽不出任何的不如意,或許這兩年過得真的不錯,“剛開始的時候有些不適應,還好家裡體貼。這兩年在上學,每天去聽課,感覺還不錯。”
“那你剛開始的時候在哪兒呢?誰都不說真話,我們可是擔心的很!”這是一個幾乎誰都想弄明白的問題,因為一直以來都是一個謎,李氏沒有解釋,社會上也沒有明確的參考資訊。
“那時候心情不好,就去了鄉下老家,也沒有刻意隱瞞,只是他們體諒我,一直沒有說出去,挺感謝他們的。”李永康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在老團長面前,他並沒有什麼隱瞞,不知道什麼方面的原因,這個事實上非常容易查證的事件,卻一直沒有明確的說法。
“我說呢!”孟海波恍然,憑著李氏家族的財勢,他們老家人肯定對他們心服口服了,還不是儘量的維護,其實他們應該早就想到了,可問題是李氏……他也不在再這個問題上深究,“你跟英晨……怎樣了?”
李永康知道團長肯定會問這件事情,雖然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