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不得不低頭,但是仙女也不是那麼好相與的,“敲打敲列印度人的神經也是可行的,既然躲不開,那就收購吧,讓印度人真正認識仙女”,李夢澤如是說,於是就有了仙女收購姬多公司的事情。
仙女為姬多公司一次性多支付了50億元,但是把公司的全部欠款和全部債務都推了出去,接收了這家資產580億元的前資產3100億元的大公司,一分錢債務都沒有,一分欠款也不存在,當然賬面資金也是一分錢也沒有,乾乾淨淨的得到了一家大型公司,為此總部緊急注入了100億元;當然,作為協議的一部分,四月份的員工工資還是由姬可公司發放。向來喜歡平衡利益得失的仙女,看重的並不在於姬可公司本身,而是在於印度政府,而這將在不久的一系列事件中表現出來。
世界各大公司指責印度政府和仙女合謀詐取他們的產業是有一定原因的,對於印度政府的苛刻要求大家忍了又忍,不僅要忍受印度市場糟糕的現狀以及不理想的前景,市場恢復乏力,還要承受異常嚴峻的社會壓力,還有令人難以忍受各項欠款收不回來,債務卻要大批的給予支付……可以這麼說,公司的大筆欠款收不回來,以及大量的債務急需支付,再加上印度市場的恢復的遙遙無期,是許多大公司對印度死心的重要原因。北川公司和長海的鉅額欠款,就是令他們極為頭疼的事情,原本這些欠款回籠就比較困難,如今經濟危機時期,回收已經幾乎不可能了,對此,連印度本地的專家都不好意思的提出批評。據報道,世界各國中,各大公司一致認為印度的欠款是最難以回收的,這種情況很可能會在這經濟嚴峻的時刻拖垮他們的公司,於是,當有“替死鬼”出現的時候,他們馬上抽身離開,雖然有些賠本,但是“很有魄力”的這些大公司頗有壯士斷腕的決心,“總比爛掉要好得多”!而仙女公司在進行收購談判的同時,也是堅持把欠款的回收機率嚴重壓縮,其壓縮的程度,往往是10%或者20%,讓各大公司心痛的不得了,但總是頂不住“壓力”,最終“屈服”。可就是在這方面,仙女或者印度政府讓他們大吃一驚!
就在5月份,北川公司的十幾份合共200億元的欠款,仙女竟然收上來150億元,另外的50億元簽訂了延期支付合同;而長海公司到期的300億元欠款,也被收回來200億元,其餘的簽訂了延期支付合同。這絕對是引起人們震動的大事情,僅此兩項收入,仙女就達到了350億元,這可是兩家公司的原東主們絕對不敢想象的事情,根據他們先前的預測,能夠收回來100億元都不錯了,就是一分錢收不回來也不足為奇。沒有人不相信,印度政府沒有在其中起到某些作用,據事後統計,北川和長海的合計1700億元欠款中,除去先前的200億元成為死帳之外,在經濟危機期間,仙女就收回了1000億元,簽訂了400億元的延期支付協議,直接回收率達到了59%,間接回收率達到了82%,僅此一項,除去應付的債務,仙女就淨賺了980億元,“幾乎上千億”,即使她有所損失,收穫也是極其豐厚的。而實際上,仙女進行的系列投資,其收益不至於此,陸續進行的其他收購,“收入也非常可觀”。所以,世界輿論認為仙女和印度政府合謀詐取了大家的印度財產!
對於這個指控,印度政府也是有口難言,大公司紛紛撤離,根本不配和政府工作,讓政界人士恨的只咬牙,面對這種局面,還有誰敢為國際公司們說好話,唯一讓他們感到安慰的只有傳奇公司仙女的大舉挺進了。社會學家們對仙女的印度投資給予了非常高的評價,認為仙女將會為(印度)經濟復甦增加極大的刺激性變數,其影響不是數千億元的投資本身所能相比擬的,這可以說是一場事關民族復興的大賭注,賭贏了,雙方獲利,賭輸了,印度的經濟還是老樣子,再糟也糟不到哪裡去,而仙女則進入了一個大泥沼,所以印度官方願意和仙女進行合作。事實上,各大公司在印度的欠款也不是不可救藥的,經濟危機期間世界各國的欠款回收都比較困難,只是印度市場更加混亂和難纏而已,這些欠款大多是那些公司用來保命的,自然不願意拿出來,在這種時候誰也不怕打官司,一刻之千金,說不定誰先支援不住呢,特別是印度政府對此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理由是不刺激某些人的神經。當然,他們比誰都清楚,那些大公司即使收回了欠款,也不可能用於公司的生產發展,就是連產業工人也照樣辭退,“這是總部的政策規定”,那麼既然這樣,就爛去吧!而仙女則不同,這個牛脾氣的公司,不是來保命的,而是來促進市場恢復的,他們的生產積極性比其他大公司要高得多,何況這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