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智慧的遺傳,他顯然是笨拙和具有神經質的,而且,他一方面自卑,一方面又驕悍。人們覺得這不是一個完整的人。
武媚娘以皇太后的身分指導兒子臨朝——她看來很像一個慈母,為兒子的江山作溫和的安排。
在皇太后的決定下,皇族諸王多數獲得了崇高的職位,韓王李元嘉為太尉,霍王李元軌為司徒,舒王李元名為司空,滕王李元嬰為開府儀同三司,魯王李靈夔為太子太師,越王李貞為太子太傅,紀王李慎為太子太保。這次封拜自是為了使皇族中人心向新皇。此外,劉仁軌官尚書右僕射,裴炎為中書令,魏玄同為黃門侍郎,劉景先為侍中,岑長倩為兵部尚書,其餘如來俊臣等,都加了官爵。只有武氏子侄,仍居原官。
太后臨朝了五天就讓李哲獨自出朝了。但是,劉仁軌和裴炎,卻每天進宮覲見太后,將皇帝在朝堂上的故事陳告太后——包括小皇帝當眾揚言,將天下送給岳父亦在所不惜在內,武媚娘對此只是微笑,她怠倦,她的權力慾已經滿足,她現在於彌散中孕育了亂思。
當李哲接位,武媚娘忙了一陣之後,權力的享有欲已得到若干滿足,就私下決定,想以後不再聽百官奏事,平時諸事交給皇帝處理,她安寧地做皇太后,以娛生活的餘年。如今,她要的是為所欲為的享樂,因此,對大臣的奏報,她不予重視。
在過去漫長的時間,她從來沒有在私生活上為所欲為,明崇儼雖使她歡樂,但是,那是偷偷摸摸的啊,那是提心吊膽的啊,現在,她相信可以無所顧忌了。李哲稚弱,絕不能干預自己,因此,在大喪之餘,在新寡不久,她就想到了一度綣繾的馮小寶,她設法把馮小寶弄進來……
但是,問題又來了——
李哲是一個幼稚的人物,他完全不懂怎樣做皇帝,登基不久,山東貴族集團像哄孩子那樣,哄信了這位小皇帝——李哲以為太后思念著被流放在巴州的故太子,他的次兄李賢。於是,為了討好母后,他命中書令擬了一道赦罪詔書,再上了一道呈啟,送到太后那兒。
在忙亂之中,武媚娘已忘掉了李賢的事,看到表文,她勃然大怒,把那一堆紙掃落地下。婉兒訝然叫了一聲“太后”,媚娘冷冷地看了她一眼說:
“我錯了——如果我真的不管事,他們會連我的命也要了去呢!”她說著,站起來,氣沖沖地嚮明德殿走去。
“太后——”婉兒追了出來,“如果要與皇上說話,要人去召皇上來好了,太后自己不必去,在禮法上……”
“我要去看看他在做些什麼!”武太后被兜起了舊恨,不聽婉兒的婉勸,直走出外室,要黃門尚書跟著同去。
沒有人敢去先通知皇上,可憐的皇帝不知道母后會來,他在後園,和幾個內侍蹲著看鬥雞。武太后走到他身後,在十步之外站住。他和內侍們沒有一個知道。這時,一頭黑毛雞勝了,皇帝笑著叫道:
“我估計得不錯,那黑雞一定會勝利,我封它大將軍——”
他的話還沒有說完,旁邊的內侍忽然感到空氣不對,抬頭看到了太后,急忙驚慌地跪下來。
“幹嘛?”皇帝一說出,迴轉頭,也看到太后,呆了。
“你在宮內做這些事!”太后有著傷感,她厭惡鬥雞,洛陽的公子王孫,因為耽於鬥雞的賭博,曾為她所斥禁,她記得許多年前,看到王勃一篇《檄雞文》,一怒把這個才華蓋世的青年文士斥逐出京。她很愛王勃的才情,但是,為了維護京都的社會風氣,她只能這樣做。如今她萬萬想不到自己嚴禁的鬥雞,會進入宮廷中來,她傷心了,愴然叫道:“阿哲,你那樣像個皇帝!”
“母后,母后——”李哲嚇得發抖。
“先把這些收了!”武太后冷冷地回顧黃門尚書,就回身進明德殿,在正中御座坐下,立刻召大臣上殿來。
李哲張皇失措地進來,他的確嚇昏了,進來跪下時,腋下還挾著那隻被封為大將軍的黑雄雞,左右的人都替他著急,但又不敢當著太后的面暗示皇帝。武太后看著他,滿腔怒恨,又想到兒子將天下送給岳父也在所不惜的話,一瞬間,她有著沉哀。
不久,右僕射劉仁軌、中書令裴炎、侍中劉景先三人先到了——這三個人,在李哲沒有接位時是兼東宮平章事的,劉仁軌更是太子少傅,武太后看到他,冷峻地說:
“你做太子少傅,教得好!”
劉仁軌莫名其妙,順著太后手指的方向看去,但見皇帝挾了一隻雞躬身立著發抖。他嚇了一跳,徐步過去,把那隻雞接過來,交內侍拿了出去,然後免冠跪下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