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2 / 4)

小說:武則天 作者:一意孤行

前皇逝世之後,她在這所陰森的感業寺內做尼姑,悽清冷寂的獨居歲月是難熬的,如果她不曾在繁華場中經歷過,如果她不曾經歷帝宮的豪歡與熱鬧,也許會死心地在感業寺內終老,但她是有一番經歷的女人呀,她是貞觀十一年進宮的,成為前皇的才人,前後十三年,她記得進宮那一年,自己只有十四歲,現在已二十六歲了,今天開始是二十七歲。

一個女人輝煌的歲月是有限的啊,她嘆氣了。十三年在宮中的往事,徐徐地回來:當前皇的文德皇后逝世之後,她被選進了大唐的宮廷,她侍奉中國歷史上傑出的英王,在她幼小的心靈中,這是一種榮耀。雖然,這位英明的皇帝只關心政治和軍事,不懂得溫柔,也不懂得女人。但她還是敬仰前皇的——她從前皇那兒學到不少,政治上的種種學問,軍事上的知識,有時還談論文學。在宮內,她是驕傲的,因為前皇在世的日子,不只一次稱許她的智慧與美麗。

她也記得:前皇遠征高麗的前夕,在更衣的時候,把自己拉上龍床……

“就只有這樣的一次啊,我的一生……”她衝著寒風叫出來,“這是我在皇宮十三年中的全部啊!”

但是,在這樣怨艾的時候,另外一個人的影子又進入她的腦海之中,那是不只一次的;是的,她過去的二十六年的生命中,和男子接觸,並非只有一次,那另外一個人,便是當今皇上李治。那時節,他是皇太子。

今天,是李治正式登上皇位和定立年號的第一天。然而,新皇登位卻使她憎恨與失望——李治實際承繼天下的統治權已經有半年了。這半年中,她由深宮被驅逐出來,做了感業寺的尼姑。在宮廷常例上,這是對她的優遇。前皇妃嬪如果留在宮內,日子便更加苦惱。不過,她的憎恨與失望也並非沒有來由,這半年的時間,她連李治的面也沒有見著,當年,前皇在世的時候,李治與她幽期密約,曾經有過山盟海誓……

她和李治第一次邂逅,是貞觀二十一年春天,媚娘在翠微宮外,呆看幾枝花的蓓蕾。忽然,被人抱住了,她在驚惶中回過頭來,看到是太子。

“武才人,”太子李治摟緊著她,“我看了你幾天啦,在父皇的身邊,你最美麗。”

“太子放開手,皇上知道了會處罰的,太子,我是侍奉皇上……”她惶悚地求懇著。

“父皇病著,而且,父皇也不會關心這些事的。好人,我們進去吧,跟我進去。”太子把她牽進了翠微宮的更衣室。

這是第一次,她提心吊膽;然而,英明的皇帝全然沒有發覺。於是,隨之而來的是第二次,他們依舊在翠微宮的更衣室內——年輕的太子說著溫柔的情話,作種種誓言。

但當李治嗣位之後,她卻似一隻爛草鞋,被拋棄了。

她憎恨,忽然旋轉身,急步走回禪房,把一對慶祝新皇登基的紅燭吹熄了。

蠟燭熄了,晨光像潮水樣湧入禪房,她的身體浸浴於雪天早晨的純白的光華之中,生命在這種光華中顯得異樣地黯淡,似乎,連靈魂也變成蒼白的了。

於是,她撲倒在禪床上,終於流出淚來。

在唐宮十多年,她從太宗皇帝那兒學到強毅堅韌,遭遇任何困難險阻,從不流淚。她記得前皇說過:眼淚不會贏到人們的同情,眼淚所換到的,是人們的輕蔑。

然而,此時的她實在無法自抑,在感業寺住一世,是她不甘心的,不論如何,她要跳出去,她沒有絲毫宗教信仰,她也完全不能清靜無為。

鐘聲響了幾遍,停了,但當陽光普照在雪地上時,又有鐘鳴了,感業寺外,馬蹄聲雜亂。

一個齋姑奔跳著走進來,媚娘回頭望了她一眼,喝問發生了什麼事。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武則天》第一卷(2)

“皇上在紫宸殿賜宴群臣,皇后也立了,是王皇后——呵,皇后的賜齋到了,現在停在寺門前哩,真快!”

賜齋是要去迎接的,但她想到這是李治的皇后,心就冷了;一揮手,表示不願去。

接著,又有兩名齋姑進來請武媚娘去迎接聖賜。她厭惡地睨了一眼,終於忍抑了不平與怨嗟,從禪榻起來——十三年宮廷教育,使她明白一些浮表的禮節是不能疏忽的。雖然怨李治無情,而王皇后又是自己隱隱的情敵,但轉念到小不忍必亂大謀時,就勉強接受了現實。她出去,在感業寺的大門之內跪下來。

一套公式的詔告宣讀完了之後,她茫然站起來,但這時卻有一隻手握住她的臂膀,她訝然抬眼看——

“獨孤及?”她驚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