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有其緣法。一手拄著輪迴杖,一手托住虛空圖,虛空圖從手中丟擲。此圖在空中越變越大,最後在從天山罩下,方圓百里盡在其中。一道灰濛而透明的結界展開,從外往裡看是混沌一片,從裡往外看萬物皆清晰無比。
滿意的點了點頭,靈珠子一步一步地拄著輪迴杖自三頭往山腳走。一邊歌之:真心清靜道為宗,譬彼中天寶月同。淨掃迷雲無點翳,一輪光滿太虛空。上藥身中神炁精,人人具足匪虧盈。能知混合迴風道,金鼎黃芽日日生。『出自《玄門日誦早壇功課經》』
歌訣古樸、平淡卻又彷彿蘊含萬般玄妙至理,此時天地出來,萬物具新。一般靈物都是憑藉一點本能吞吐日月精華、天地靈氣,能摸索出一點皮毛加速修煉就已經非常了不得了。而今,靈珠子唱的是於混沌中參悟不知幾萬載的天道感悟,雖然這對他來說只是信手拈來,可在這些懵懂的洪荒生靈卻是窺得大道的捷徑。
於是他所過之處皆萬獸拜伏。沿著清泉繞山一週,靈珠子又往回踱步,須臾就回到了山頂。“山無名,以‘無名’為名。”就見山頂刻上了‘無名’二字。一揮手,一間茅屋憑空出現,又一個揮,屋前一個石臺顯現。手指天中一朵紫色祥雲,再指地上一塊碧綠玉石,就見兩個道童化形而出。
兩個道童化形而出,一著紫衣,一著墨衣,立馬伏地齊道:“蒙老師點化之恩,願永侍老師左右。”靈珠子滿意地點點頭,對著兩個童子說“正合吾意。”先指著紫衣道童說:“爾為紫雲。”再對墨衣道童“爾為墨玉。”
“謝老師賜名。”
“我要開壇講道,教化這方水土,你二人可旁聽。”坐到了石臺之上。紫雲、墨玉忙拜謝後一左一右立侍在靈珠子身旁。
靈珠子緩緩開口,“吾觀洪荒生靈雖開靈識卻不蒙教化,不識天數。故今於這無名山開壇講道,凡有緣者皆可來聽道。”說完伸手一指,就見一排階梯自山頂延伸到山腳之下,“這裡設有禁制,按實力從高到低有順列坐。”許多被靈珠子方才所唱歌訣吸引而來的生靈都自覺地遵照靈珠子的吩咐坐好,不敢有半點逾越。
坐在第一級階梯,也就是離靈珠子最近的地方只有兩人,再下去逐漸越來越多。能坐在第一級階梯說明至少有金仙道行了。靈珠子閉目養神,過了一會兒,待眾人都坐定了就睜眼開始了講道。
“夫道,於大不終,於小不遺,故萬物備。廣廣乎其無不容也,淵乎其不可測也。形德仁義,神之末也……物極之真,能守其本,故外天地,遺萬物,而神未嘗有所用也。”四面八方而來的聽道生靈越來越多,所有的階梯都坐滿了,後來者不得不在他處另尋座位。玄妙之道從靈珠子口中溢位,眾人聽得如痴如醉,靈珠子也講得忘乎得以。講到妙處,頭頂現出畝許大小的功德慶雲,有纓絡萬千,金蓮朵朵。
突然,講道之音嘎然而止,待到眾人回過神來靈珠子已經飄然地進了茅屋。只有餘音在聽道眾人耳邊繚繞“本次講道逾三百年到此為止,爾等可散去,或留或離。下次講道不知許久,但憑緣法。”
聽道的生靈見此情況,有的悄然離去,有的卻仍盤坐原地動也不動,細細體悟著靈珠子所講之道。
紫雲、墨玉也跟著靈珠子進了茅屋。屋內擺設不多,一張竹床、幾片蒲團,再無他物。靈珠子徑自坐在了竹床上,讓紫雲、墨玉坐下,二人忙坐在蒲團上。看見紫墨二人都顯得有些拘謹,靈珠子淡然地微微一笑:“你們兩個不要這麼拘謹嘛!我看起來也比你們大不了多少怎麼看見我就是一副小心翼翼的樣子。難道怕我吃了你們?”
靈珠子一開口就把兩個童子給嚇了一大跳。“這是我們老師嗎?”不約而同的想到了一起,然後對視一眼。這也不怪他們,實在是靈珠子點化了他們兩人後就開始講道,所以給他們都是嚴肅、不容置疑的印象。
靈珠子敬道、向道,他把講道當做一種親近、瞭解‘道’的方式,懷著的是滿心赤誠,自然面上也是嚴肅認真了。看著紫雲、墨玉的表現,靈珠子很是苦惱,難道我就這麼不招人待見?像由心生,心中怎麼想他就把一切都在臉上表現出來了,這是有赤子之心,貼近自然大道的表現。
紫雲、墨玉看著靈珠子一臉我很苦惱的模樣,終於忍俊不禁‘噗哧’一下笑出聲來。靈珠子回過神來,看著紫墨二人笑的開心,“沒錯,就該這樣!莫要注意形式,心中尊敬我才是最大的尊敬。面上表現出來的一切都可能是虛幻。”靈珠子一邊說一邊也開懷大笑起來,三人的笑聲傳遍了整個無名山。驚地鳥兒都忙撲打翅膀飛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