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先生,請恕我好奇,”她問道,“日本應該也有類似的公司,您為什麼看上我們先濤呢?”
朱家富在一旁插話道,“因為我們做的好!”《風雲》和《中華英雄》的成功讓朱家富底氣十足。
抿了抿嘴,沈正輝回答道,“這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先濤的作品我看過,應該能夠滿足我們的要求。”
“那麼還有呢?”
“因為便宜啊!”
“嗯?”
“美國和日本的特技製作太貴了,我手上也有一家日本動畫公司,他們也可以製作我需要的畫面,但是價格太高了,即使是我的公司我也不會用。”沈正輝攤開了手,“大陸暫時沒有這個技術,想來想去還是香港划算。”
朱家富倒不因此而生氣,價格便宜質量好也是他的比較優勢。
朱太太鍾小姐勉強笑了笑,“合作愉快,希望我們以後還有更多的機會合作。”
“有機會的,”沈正輝點了點頭,“我這部片子是個試驗品,如果成功的話,還有一部大片子要拍。”
朱家富眼睛一亮,招待得越發殷勤了。
接下來一連好幾天時間,沈正輝都忙於和各路工程師,技術人員溝通想法,看製作出來的影片片段,然後他估算了一下工作量,真的要完全地完成的話,也不需要三個月,估計兩個多月也就夠了。
他在香港的熟人等不到他空閒下來了,先是林健給他打電話,他近期投資了一系列的小成本電影,有賺有賠,總體持平略有盈餘,但是這不是他要的,如果沒有能夠產生巨大票房或者口碑的片子的話,環亞根本就不值錢。林健打電話想和他詳談一下他推薦的《無間行者》這個劇本,林健雖然對這個劇本很心動,也很想搞一個大片賺錢賺口碑,但是這風險實在是太大。眼下《決戰紫禁之巔》這部片子就是前車之鑑,眼看在香港的成績不會超過三千萬港幣,但是居然還在票房榜上高居第一位,這明顯就是說明香港的電影市場已經萎縮了,因此對於應不應該投資,林健非常躊躇,他約沈正輝無非是想談兩個問題,一個是片子的海外發行,一個是片子的融資。此外,對於影片拍攝的時機,他也還在考慮。至少要等到《決戰紫禁之巔》在內地的票房出來再說。
而相比較而言,永勝的向先生找沈正輝就有些著急上火了。《決戰紫禁之巔》宣傳投資金額六千萬港幣,加上宣傳費用其實也差不多了。但是香港票房僅僅可能三千萬,永勝已經虧得吐血了,加上香港和內地不同時上映,等到內地上映的時候,盜版碟已經遍佈大街小巷了。向先生急著找沈正輝談一談海外發行的價格,現在是能少賠一點就少賠一點。
福田光美和沈正輝把股份定清楚了,沈正輝對於這類事情算是開始謹慎了,覺得這種事情自己決定有些不太合適,於是轉而把事情都推給了諸星和也,讓他去和這兩位交涉,然後再向福田光美請示。他的藉口是自己要全心全意投入到電影的製作中去。
不過他的這種態度被這兩方都誤解為是在故意晾他們一下,趁機要求更多的利益。這期間沈正輝還去拜訪了一下斯蒂芬周,雖然已經簽了合同,準備好了投資,但是斯蒂芬周的新片的籌備慢得像蝸牛爬一樣,一方面,這因為斯蒂芬周第一次正式擔當導演,做什麼事情都謹慎過頭,他本身又是一個在工作上過於追求完美的性格。加上這部片子無論是特效還是動作指導都非常重要,因此花在前期上面的時間特別多。
雖然沈正輝不是去催他,斯蒂芬周還是對投資方的到來表現出了抵制的態度,於是沈正輝只好和他談談大陸發行的事宜,介紹大陸的關係給他認識,其實最主要就是介紹他爸爸給斯蒂芬周認識,沈正輝自己的片子都要透過自己父親的關係網去發行,中影、保利的關係都是沈興國去聯絡的。沈正輝勸斯蒂芬周在大陸發行上早作準備,這樣就必須早點拍攝完成,早日審查。
“不過大陸的足球是個什麼樣子你也知道,嗯,全國全世界人民都知道,但是有時候就是不能說出來,畢竟掃了一些官僚的面子,這些人做事的能力沒有壞事的本事倒是相當高,所以這個片子能不能在大陸上映實在是很難講,我們做最大的努力,也要做最壞的打算。”他和斯蒂芬周這樣說道。
斯蒂芬周倒是當面表示很承他的情。
就因為他拜訪了斯蒂芬周,顯然不是專心新片製作的態度,於是永勝和環亞的老闆都找上了們來。
好在這一次他們都沒有帶著女明星來。
永勝和劉天王合作比較多,環亞這段時間拍攝的一系